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6分)用18 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 稀硫酸...

(16分)用18 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溶解 ④转移、洗涤 ⑤定容、摇匀

完成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______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____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

 

(1)16.7 mL    B (2)先向烧杯加入30mL (或适量)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3)继续向容量瓶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滴加至液凹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塞紧瓶塞,倒转摇匀 (4)A.偏小 B.无影响 C.偏小 D.偏大 【解析】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有关误差分析等。 (1)由于在稀释过程中溶质是不变的,所以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是 。根据规格相近的原则可知,应该选择25ml量筒,即答案选B。 (2)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正确的稀释方法是:先向烧杯加入30mL (或适量)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3)定容需要胶头滴管,所以正确的操作是:继续向容量瓶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滴加至液凹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塞紧瓶塞,倒转摇匀。 (4)根据c=n/V可知,由于浓硫酸易吸水,所以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则溶质减少,浓度偏小;若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若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则溶质减少,浓度偏小;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减少,浓度偏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分液  B.升华  C.结晶  D.蒸发  E.蒸馏  F.过滤

(1)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_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

(14分)(1)284g Na2SO4中所含的Na2SO4物质的量是         ,Na+的物质的量是        。1.2gRSO4中含0.01molR2+,则RSO4的摩尔质量是     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 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K2CO3、BaCl2、Na2SO4。将它们分别与H2SO4作用,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无色气体,C中无明显现象。则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C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6分).实验室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细碎铁屑,某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

(1)Cu、Fe说明: 6ec8aac122bd4f6e过滤说明: 6ec8aac122bd4f6e洗涤

(2)Cu、Fe说明: 6ec8aac122bd4f6e过滤说明: 6ec8aac122bd4f6e洗涤

两个方案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否有简便的方法,若有,请写出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溶液经分析只含有Na、K、Ca2、Cl6ec8aac122bd4f6e,已知其中Na、K、Ca26ec8aac122bd4f6e的浓度均为0.2mol·L1,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6mol·L1  B.0.5mol·L1     C.0.4mol·L1  D.0.3mol·L1

 

查看答案

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A.46∶9            B.32∶9          C.23∶9                  D.16∶9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