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A)>r(B)>r(D)>r(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r(C3-)>r(D-)>r(B+)>r(A2+)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不能得电子,不显负价,故金属元素不能形成阴离子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也递增的是( )
A.C、N、O、F B.Na、Be、B、C C.P、S、Cl、Ar D.Na、Mg、Al、Si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N原子半径
②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NH3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大于Al(OH)3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分) A、B、C、D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其原子序数按D、A、B、C的顺序依次增大。B、D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C、D是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J是一种无色液体。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份。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部分产物未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A是 ,C是 ,F是 ,G是 。
⑵H与盐酸反应生成E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⑷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每生成1 mol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⑸若反应①、②生成的B和D恰好完全反应生成J,则参加反应的F和G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11分)有W、X、Y、Z四种元素,其中W元素是1826年一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的。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往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人氯气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深,再经过进一步提取可得一种红棕色有刺鼻臭味的液体,这就是W元素的单质。X、Y、Z均属短周期元素;Z元素最高正价是负价绝对值的3倍,其质子数是Y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X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Z 原子的最内层上电子数的一半。
⑴W、X、Y、Z的元素符号分别是:W X Y Z
⑵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W位于第 周期 族。
⑶苦卤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⑷由W元素的单质与ZY2、X2Y反应生成生成两种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