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甲、乙、丙为短周期常见的单质,乙、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X、A、B、C、D、E、F、G均为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A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 写化学式:X ,C D 。
(2)写出反应④、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 ;
⑤
(3)写出反应⑧、⑨的离子方程式⑧
⑨ 。
(4)在上图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
(8分)如图所示,已知A、D、E、F是中学常见的单质,B、C是氧化物,且B是红棕色固体,请填空:
(1)A 是 , B是 。(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电解时,每生成1molA ,同时生成 molE。
(7分)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见图,请分析实验过程:
(1)在B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煮沸l-2分钟并立即加入2mL液体石蜡,上述操作目的是 。
(2)在具支试管A中加入稀H2SO4溶液和略微过量的铁粉,分析为什么铁粉要过量 。
(3)连接好导管,同时打开活栓,当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平稳时,关闭活栓,这时看到A试管中 (填现象),B试管中 (填现象)。
(4)如果B中产生的氢氧化亚铁遇到空气,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分)实验室需配制480mL 0.4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
(2)用托盘天平称取 g NaOH
(3)主要的操作步骤有:
①向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
③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④在烧怀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小心洗涤2~3次后移入容量瓶;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试将操作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填序号)。
(4)某学生实际配制NaOH的溶液的浓度为0.38 mol·L-1,原因可能是 。
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
E、称量时砝码有残缺 F、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并定容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B.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C.硅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D.春节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的色彩,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16分)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是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是近年倍受关注的一类直接生成碳-碳单键的新型反应,例如:
化合物Ⅰ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Ⅱ(分子式为C3H8O2)氧化→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
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2)化合物II与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3)化合物Ⅲ没有酸性,其结构简式为 ;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与饱和 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CO2,化合物Ⅴ的结构简式为 。
(4)反应①中1个脱氢剂Ⅵ(结构简式如图)分子获得2个氢原子后,转变成1个芳香族化合物分子。该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1 分子与
1 分子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1 mol 该产物最多可与___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