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见图,请分析实验过程:
(1)在B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煮沸l-2分钟并立即加入2mL液体石蜡,上述操作目的是 。
(2)在具支试管A中加入稀H2SO4溶液和略微过量的铁粉,分析为什么铁粉要过量 。
(3)连接好导管,同时打开活栓,当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平稳时,关闭活栓,这时看到A试管中 (填现象),B试管中 (填现象)。
(4)如果B中产生的氢氧化亚铁遇到空气,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分)实验室需配制480mL 0.4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
(2)用托盘天平称取 g NaOH
(3)主要的操作步骤有:
①向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
③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④在烧怀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小心洗涤2~3次后移入容量瓶;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试将操作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填序号)。
(4)某学生实际配制NaOH的溶液的浓度为0.38 mol·L-1,原因可能是 。
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
E、称量时砝码有残缺 F、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并定容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B.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C.硅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D.春节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的色彩,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16分)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是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是近年倍受关注的一类直接生成碳-碳单键的新型反应,例如:
化合物Ⅰ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Ⅱ(分子式为C3H8O2)氧化→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
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2)化合物II与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3)化合物Ⅲ没有酸性,其结构简式为 ;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与饱和 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CO2,化合物Ⅴ的结构简式为 。
(4)反应①中1个脱氢剂Ⅵ(结构简式如图)分子获得2个氢原子后,转变成1个芳香族化合物分子。该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1 分子与
1 分子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1 mol 该产物最多可与___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5分)用下图装置进行转化为
的转化率测定实验:
;
。已知:
|
熔点( |
沸点( |
|
-72.4 |
-10 |
|
16.8 |
44.3 |
(1)要顺利进行实验,上图Ⅰ、Ⅱ、Ⅲ处各应连接合适的装置(可重复使用),请从下列A~E中选择适宜的装置,将其序号填入空格内。
(2)将装置连接好,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不必写具体过程) 。
(3)实验时,浓硫酸能顺利滴入烧瓶中,甲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
(4)开始实验时,先从乙处均匀通入,为使
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滴入浓硫酸与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
(5)实验中“当表面红热时,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再加热”,以防温度过高,这样做的原因是
;若用大火加热有
处的反应管时,
的转化率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实验时若用25.2g的,加入的浓硫酸是足量的,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
一段时间,称得Ⅱ处装置的质量增加11.3g,则本实验中
的转化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2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下关系,其中甲是黑色非金属单质,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C在常温下为无色的液体,D是红棕色气体。(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与A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G固体中含有H杂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溶液与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由F转化为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由G转化为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