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利用下图装置可测定m g纯碱样品(含少量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

.利用下图装置可测定m g纯碱样品(含少量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B)           (C)   

(1)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可能有:a.浓H2SO4、b.稀硫酸、c.稀盐酸、d.纯碱样品、e.碱石灰、f.NaOH溶液、g.空气.请将这些药品的盛装部分对号入座(必要时可重复使用),请填写对应的序号: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实验中使用了空气,其作用是                       ;若通入空气的速度过快或通入空气的量不足,则所测定Na2CO3的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准确”).

(3)干燥管Ⅱ的作用是                                ,若缺乏干燥管Ⅱ,其后果是                      

(4)若分液漏斗中④的滴液速度过快,将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高”、“偏低” 和“准确”).

(5)若干燥管Ⅰ内药品的质量实验前为m1 g,实验后为m2 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1)① g  ② f  ③  d  ④b  ⑤  a  ⑥  e  ⑦  e (2) 使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充分排出;偏低 (3)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被吸入干燥管Ⅰ中。使测出的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大 (4) 偏低  (5) ×100%. 【解析】(1)根据装置图可知,实验原理是利用碳酸钠和酸生成CO2,如果吸收CO2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由于生成的CO2中含有水蒸气,所以在通入碱石灰之前,还需要首先除去水蒸气。又因为装置中会残留CO2,所以还必需通入空气排尽装置的CO2。但其中也含有CO2,所以通入的可知首先要除去CO2,且还必需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被碱石灰吸收,所以正确顺序是① g  ② f  ③  d  ④b  ⑤  a  ⑥  e  ⑦  e 。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使用空气的目的是使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充分排出;;若通入空气的速度过快或通入空气的量不足,则生成的CO2不能完全气被吸收,因此结果偏低。 (3)由于空气中也含有水蒸气和CO2,所以干燥管Ⅱ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被吸入干燥管Ⅰ中;如果没有该装置,则吸收的CO2增加,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 (4)若分液漏斗中④的滴液速度过快,则碳酸钠反应不完全,生成的CO2减少,测定结果偏低。 (5)干燥管Ⅰ内药品的质量实验前为m1 g,实验后为m2 g,则生成的CO2质量是(m2-m1)g,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就是(m2-m1)÷44×106,因此质量分数是×10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已知B、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的化学式              B的电子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G→ H                           

F+J → B + C + I                                

(3)写出A+NaOH→D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

(6分). 金晶体是面心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5个金原子紧密堆砌(如图3,其余各面省略),金原子半径为A cm,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金晶体中最小的一个立方体含有___________个金原子。

(2)金的密度为___________说明: 6ec8aac122bd4f6e。(用带A计算式表示)

(3)金原子空间占有率为___________。(A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

用带A计算式表示)

 

查看答案

(15分)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A、B、C、D、E是周期表中前30号元素。已知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A与C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之一是主要的温室气体;D与A同主族,其单质在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E原子M能层为全充满状态,且核外的未成对电子只有一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该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填化学式)。

(2)根据等电子原理分析,BC2 + 中B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3)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是晶体,其晶体类型是          

(4)+1价气态基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基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二电离能I2,依次还有I3、I4、I5…,推测D元素的电离能突增应出现在第      电离能。

(5)A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氢化物,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      ;;

(6)E的基态原子有    种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E2+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下

图(填甲、乙或丙)           表示的是E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方式。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甲                 乙                 丙

 

查看答案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水的熔点比H2S高 D.由于氢键作用,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 >晶体硅 >二氧化硅 >碳化硅    B.CI4>CBr4>CCl4>CH4

C.MgO>O2>N2>H2O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