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6分). 化学兴趣小组设定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为Na2CO3的小苏...

(16分). 化学兴趣小组设定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为Na2CO3的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方案二: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1)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2)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方案三: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6ec8aac122bd4f6e

(1)B装置内所盛试剂是              ;D装置的作用是                 ;分液漏斗中        (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2)实验前称取17.9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8.8g,则样品中Na HCO3的质量分数为                

(3)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

:                                           

 

方案一:(1)2NaHCO3Na2CO3+H2O+CO2↑(2分) (2)保证NaHCO3分解完全(2分) 方案二:(1)玻璃棒(2分);   (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一滴Ba(OH)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2分) 方案三:(1)浓硫酸(1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进入C装置(2分) 不能(1分)   (2)70.4%(70%)  (3)缺少一套将A、B装置内的CO2气体驱赶到C装置中的装置(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解析】方案一:(1)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 (2)为保证NaHCO3分解完全,必须加热至恒重。 方案二:(1)过滤时还需要玻璃棒引流。 (2)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继续加入氢氧化钡,即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一滴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三:(1)根据装置图可知,原理是利用盐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然后通过碱石灰吸收CO2,进而得出CO2的质量。由于生成的CO2中含有水蒸气,所以B中的试剂应该是浓硫酸,目的除去水蒸气;由于空气中也含有水蒸气和CO2,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进入C装置;由于盐酸易挥发,所以生成CO2中一定含有氯化氢,而氯化氢能和碱石灰反应,所以不能用盐酸代替。 (2)设样品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106x+84y=17.9g。生成的CO2是8.8g,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x+y=0.2mol,解得y=0.15mol,所以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 (3)由于装置中一定含有残留的没有被吸收的CO2,所以还缺少一套将A、B装置内的CO2气体驱赶到C装置中的装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向21.6g Fe粉和Cu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L 1mol/L HNO3,充分反应,放出NO气且金属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c(NO3)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A.0.75mol/L     B.0.45mol/L     C.0.6mol/L       D.0.9mol/L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过量铁粉与稀HNO3反应:3Fe+8H+2NO3= 3Fe2+2NO↑+4H2O

B.向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发生反应:  Fe2O3+6H+2I = 2Fe2++I2+3H2

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

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4Br-+3Cl2=2Fe3+ + 2Br2+ 6Cl

 

查看答案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A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 Na2CO3和NaHCO3

B.B曲线中消耗盐酸0<v(HCl)<25m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OH-+H+=H2O  H++CO32-=HCO3-

C.B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224mL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查看答案

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

6ec8aac122bd4f6e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

B.若W是氢氧化钠,则X与Z可反应生成Y

C.若W为氧气,则Z与水作用(或溶于水)可能生成一种强酸     

D.若X是金属镁,则W可能是强氧化性的单质

 

查看答案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 SO3的分子数为NA

C.将标准状况下11.2L的Cl2通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5NA

D.电解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