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0分)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

(10分)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6NO2+ 8NH36ec8aac122bd4f6e7N5+12 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2)已知:2SO2(g)+O2(g)6ec8aac122bd4f6e2SO3(g)      ΔH=-196.6 kJ·mol-1

2NO(g)+O2(g)6ec8aac122bd4f6e2NO2(g)       ΔH=-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6ec8aac122bd4f6eSO3(g)+NO(g)的ΔH=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 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1)3NO2+H2O=NO+2HNO3; 6.72    (2)-41.8;b;8/3 【解析】(1)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反应的方程式是3NO2+H2O=NO+2HNO3;在反应6NO+ 8NH37N5+12 H2O中NO2作氧化剂,化合价由反应前的+4价降低到反应后0价,因此当反应中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NO2的物质的量为,所以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2)本题考察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① 2SO2(g)+O2(g)2SO3(g)    ΔH1=-196.6 kJ·mol-1  ② 2NO(g)+O2(g)2NO2(g)    ΔH2=-113.0 kJ·mol-1   。②-①即得出2NO2(g)+2SO2(g)2SO3(g)+2NO(g)  ΔH=ΔH2-ΔH1=-113.0 kJ·mol-1 +196.6 kJ·mol-1=+83.6 kJ·mol-1。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41.8;反应NO2(g)+SO2(g)SO3(g)+NO(g)的特点体积不变的、吸热的可逆反应,因此a不能说明。颜色的深浅与气体的浓度大小有关,而在反应体系中只有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所以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时即说明N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b可以说明;SO3和NO是生成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二者的体积比总是满足1:1,c不能说明;SO3和NO2一个作为生成物,一个作为反应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必然会生成1 molNO2,因此d也不能说明;设N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SO2的物质的量为2mol,参加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为xmol。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1)已知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SCN)=0.13。25℃时,将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

6ec8aac122bd4f6e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      c(SCN)(填“>”、“<”或“=”)

(2)25℃时,将pH=1的H2SO4溶液a mL与pH=12的NaOH溶液b mL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3,则a:b=              ;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查看答案

(4分)(1)t℃时,测得纯水中c(OH)=2×107mol·L1, 则t     25℃(填“>”、“<”或“=”),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

(2)25℃时,某K2SO­4溶液中c(SO42)=1×104mol·L1,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K+): c(H+)=                    ;

(3)已知H2(g)+Cl2(g)=2HCl(g)    △H=-184.6 kJ/mol;则反应1/2H2(g)+1/2Cl2(g)=HCl(g)  的△H                       

 

查看答案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 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 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 最高价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D. 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查看答案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

A.-1940kJ·mol1    B.1940kJ·mol1     C.-485kJ·mol1    D.485kJ·mol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