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反应① Fe(s)+CO2(g)===FeO(s)+CO(g);△H1= a kJmol-1反应② CO(g)+1/2O2(g)===CO2(g);△H2= b 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值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a 0(填“>”、“<”或“=”)。 在 500℃2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 和 CO2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4mol,10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2)700℃反应①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3)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 2Fe(s)+O2(g)===2FeO(s) △H3中的△H3=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则a处通入的是 (填“甲醇”或“氧气”),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14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反应C+D→B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A、B为盐,D为强碱,A的水溶液显酸性,则
①C的化学式为 。
②反应B+A→C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其PH随时间t变化可能如上图的图b或图c所示(不考虑D的溶解和水的挥发)。
①若图b符合事实,则D为 (填化学式),此时图b中x 7(填“﹥”“﹤”“﹦”)
②若图c符合事实,已知图c中y﹤7,则其PH变化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若A为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转化时能量变化如上图a,请写出A+D→C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Ksp(AB2)=4.2×10-8,Ksp(AC)=3.0×10-15,在AB2、AC均为饱和的混合液中,测得c(B-)=1.6×10-3 mol·L-1,则溶液中c(C2-)为 ( )
A.1.8×10-13 mol·L-1 B.7.3×10-13 mol·L-1
C.2.3 mol·L-1 D.3.7 mol·L-1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
B. =10-13 mol·L-1 溶液中:NH4+、Mg2+、NO3-、SO42-
C. 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Na+、ClO-、CH3COO-、HCO3-
D. Na2S溶液中:SO42-、K+、Cl-、Cu2+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 c(HCO3-)
c(CO32-)
c(H2CO3)
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 c(H+)= c(HCO3-)+2c(H2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c(CO32-)> c(HCO3-)> c(OH-)> 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mol·L-1):c(Na+)= c(CH3COO-)=c(CH3COOH)> c(H+)= 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