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5分)氨基磺酸(H2NSO3H)是一元固体强酸,溶于水和液氨,不溶于乙醇,在...

(15分)氨基磺酸(H2NSO3H)是一元固体强酸,溶于水和液氨,不溶于乙醇,在工业上用作酸性清洗剂、阻燃剂、磺化剂等。市售商品为白色粉末,在常温下,只要保持干燥不与水接触,固体的氨基磺酸不吸湿,比较稳定。它具有不挥发、无臭味和对人体毒性极小的特点。某实验组用尿素和发烟硫酸(溶有SO3的硫酸)为原料合成氨基磺酸的路线如下 “磺化”步骤中所发生的反应为:

①CO(NH2)2(s) + SO3(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H2NCONHSO3H(s)   △H<0

②H2NCONHSO3H + H2SO4 说明: 6ec8aac122bd4f6e2H2NSO3H + CO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图是“磺化”过程的实验装置,恒压滴液漏斗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抽滤时,所得晶体要用溶剂乙醇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           

(3)实验过程的讨论分析:

①重结晶时用溶剂甲(10%~12%的硫酸)作重结晶的溶剂用而不用水作溶剂的原因是                        

② “磺化”过程温度与产率的关系如图(1),控制反应温度为75~80℃为宜,若温度高于80℃,氨基磺酸的产率会降低,原因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测定产品中氨基磺酸纯度的方法如下:称取7.920g 产品配成l000mL待测液,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mL 0.2000mol·L1稀盐酸,用淀粉碘化钾试剂作指示剂,逐滴加入0.08000mol·L1NaNO2溶液,当溶液恰好变蓝时,消耗NaNO2溶液25.00mL,此时氨基磺酸恰好被完全氧化成N2,NaNO2的还原产物也为N2

①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进行酸碱中和滴定也能测定产品中氨基磺酸的纯度,测定结果通常比NaNO2法偏高,原因是氨基磺酸中混有    _____     杂质。

②写出NaNO2滴定法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试求产品中氨基磺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平衡压强,使发烟硫酸能顺利的滴下。(2分) (2)、先关小水龙头,然后在布氏漏斗中加入乙醇洗涤剂没过沉淀,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晶体,洗涤2-3次(2分) (3)、①、抑制氨基磺酸的电离(或有利于氨基磺酸析出或氨基磺酸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2分)   ②、温度高,SO3气体逸出加快,使反应①转化率降低;同时温度高,反应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分)  (4) 、①硫酸(或H2SO4) (2分㈡H2NSO3H + NaNO2 =NaHSO4 + N2 ↑+H2O(2分) ③ 98.0%  (3分) 【解析】(1)恒压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发烟硫酸能顺利的滴下。 (2)洗涤时要在过滤器中洗涤,所以应该是先关小水龙头,然后在布氏漏斗中加入乙醇洗涤剂没过沉淀,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晶体,洗涤2-3次。 (3)①利用硫酸作溶剂抑制氨基磺酸的电离。 ②温度过高,SO3气体逸出加快,使反应①转化率降低;同时温度高,反应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氨基磺酸的产率会降低。 (4)①测定结果偏高。说明含有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杂质,所以含有的杂质应该是硫酸。 ②亚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氨基磺酸氧化生成氮气,所以方程式为H2NSO3H + NaNO2 =NaHSO4 + N2 ↑+H2O。 ③消耗亚硝酸钠是0.08000mol·L-1×0.025L=0.002mol,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氨基磺酸的物质的量是0.002mol,则质量分数为ω(H2NSO3H)=×100% = 98.0%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某研究小组对一元有机弱酸HA在溶剂苯和水的混合体系中溶解程度进行研究。在25℃时,弱酸HA在水中部分电离,HA的电离度为0.10;在苯中部分发生双聚,生成(HA)2。该平衡体系中,一元有机弱酸HA在溶剂苯(B)和水(W)中的分配系数为K,K=C(HA)B/C(HA)W=1.0,即达到平衡后,以分子形式存在的HA在苯和水两种溶剂中的比例为1∶1;已知:lg2=0.3,lg3=0.5   其他信息如下:

25℃平衡体系(苯、水、HA)

平衡常数

焓变

起始总浓度

在水中,HA  ===    H+A

K1

△H1

3.0×103 mol·L1

在苯中,2HA ==     (HA)2

K2

△H2

4.0×103 mol·L1

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25℃时水溶液中HA的电离平衡常数K1=            

(2)25℃,该水溶液的pH为          ,在苯体系中H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3)25℃混合体系中,HA在苯中发生二聚,若测得某时刻溶液中微粒浓度满足说明: 6ec8aac122bd4f6e,则反应向_______方向进行。

(4)在苯中,HA自发进行发生二聚:2HA说明: 6ec8aac122bd4f6e(HA)2, 已知该二聚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约为活化能的5/9 。下列能量关系图最合理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5)下列有关该混合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得到水溶液和苯溶液,若水溶液中加入少量水,苯溶液中加少量苯,则上述平衡均正移,且c(HA)均减小。

B.升高温度,HA的电离平衡常数K1和2HA 说明: 6ec8aac122bd4f6e(HA)2的平衡常数K2均变大。

C.若用酸碱中和滴定的分析方法,可以测出HA的起始总浓度。

D.在25℃时,若再加入一定量的HA固体,则水和苯中HA的起始总浓度之比仍为3:4。

(6)在25℃时,用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 HA水溶液,请在下图中画出滴定曲线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14分)已知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元素R,R在A、B、C、D、E中所呈化合价依次递增,其中只有B为单质。常温下,A、B、C、D为气体,且D+H2O→C+E。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元素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     ____; B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⑵已知气体D与NaOH溶液1:1恰好完全反应,生成R的两种含氧酸盐,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⑶将22.4L某R的氧化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填序号)

①、RO2     ②、R2O3     ③、RO     ④、R2O

⑷科学家制备的另一种化合物,与A的组成元素相同,具有很高的热值,可用作火箭和燃料电池的燃料。该化合物可由次氯酸钠溶液和A反应得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M为E的钠盐,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设计实验方案,鉴定常见物质N                                                

②此外,科学家还制备了另一种钠盐X,其与P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X中的阴离子与P中的阴离子表观形式相同(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均相同),但X中阴离子的结构中含有一个过氧键:-O-O- ,电导实验表明,同条件下其电导能力与NaCl相同,钠盐X的阴离子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的离子方程式为                                    

25℃平衡体系(苯、水、HA)

平衡常数

焓变

起始总浓度

在水中,HA说明: 6ec8aac122bd4f6eH+A

K1

△H1

3.0×103 mol·L1

在苯中,2HA说明: 6ec8aac122bd4f6e(HA)2

K2

△H2

4.0×103 mol·L1

 

查看答案

定量分析中可用AgNO3溶液滴定Cl溶液,加入K2CrO4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体积为50mL,c(Cl) = 105 mol·L1,AgNO3与CrO42  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已知Ksp(AgCl) = 1.77×1010 Ksp(AgI) = 8.51×1017Ksp(Ag2CrO4) = 1.12×1012,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量不变

B.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rO42的浓度约为3.6×103 mol·L1

C.向10mL0.1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3—5滴0.1moL/L NaCl溶液生成AgCl沉淀,再滴加KI溶液,生成AgI沉淀,能够说明Ksp(AgI)< Ksp(AgCl)

D.可用0.1 mol·L1的KI溶液代替K2CrO4做指示剂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6ec8aac122bd4f6e    △H=-38.6kJ·mol-1

B、10mL 0.5mol/L CH3COONa溶液与6mL 1mol/L盐酸混合:c(Cl)>c(CH3COOH) >c(Na)>c(H)>c(OH)

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3747 kJ/mol和-3265 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D、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c(NH4+)=c(C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命名法,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名称为3,3—二甲基—2—乙基戊烷

B、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C、桶烯(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与苯乙烯6ec8aac122bd4f6e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属于芳香烃

D、1.0mol的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与NaOH溶液和H2反应时,分别需要消耗NaOH 6.0mol和H2 5.0mo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