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aA、bB、cC、dD、e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c-b=b...

aA、bB、cC、dD、e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c-bb-a=1且 b+c=d,常见化合物E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D形成的单质分别为甲、乙,非金属性:B>D,活泼性:乙>甲

B、1molE2C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生成C的单质,共转移电子2mol

C、原子半径:D>E>A>B>C

D、C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B的氢化物的沸点

 

A 【解析】常见化合物E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E是Na,C是O。所以B是N,A是C,则D是P。所以A正确。B不正确,应该是1mol电子。C不正确,原子半径是E>D>A>B>C。常温下水是液态,氨气是气态,所以沸点是水的高于氨气的,D不正确。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B、摘下几根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元素

C、实验室制取肥皂: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D、在氯化钴溶液中,四氯合钴(Ⅱ)离子与六水合钴(Ⅱ)离子存在着平衡,将溶液稀释时,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谷氨酸(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熔点高达205℃,主要是因为晶体中羧基与氨基之间形成较强的氢键

B、肌红蛋白、牛胰岛素、蚕丝、过氧化氢酶、人造奶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

C、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和共价键均为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D、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

 

查看答案

(14分)A~I九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已知:R1CHOHCHOHR2 + HIO4—→R1CHO+ R2CHO+HIO3 +H2O;又知C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I             ; C中的官能团名称             ,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        峰。

(2)由H生成G的有机反应类型为                

(3)写出实现下列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B                     ,  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化合物C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 属于对位二取代苯  ② 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在NaOH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

(15分)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 21℃、NO -15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

A 、C、       、        、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15分)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将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6ec8aac122bd4f6eN2(g)+CO2 (g) △H。某研究小组向某恒容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58

0.021

0.021

20

0.040

0.030

0.030

30

0.040

0.030

0.030

40

0.032

0.034

0.017

50

0.032

0.034

0.017

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      

A.容器内CO2 的浓度保持不变       B.v(N2) =2 v(NO)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

③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④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H            0(填“>”、“ =”或“<”)。

(2)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③H2O(g)=H2O(l)   △H=-44.0 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                  

(3)以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有关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