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5分)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

(15分)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 21℃、NO -15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

A 、C、       、        、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E、D、B (3分) (2)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完全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气体产物检验不完全(2分) (3)①D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2分) ②冷凝使NO2完全液化(2分) (4)4NO2 + O2 + 4NaOH = 4NaNO3 +2 H2O(2分) 水蒸气存在,会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来源于哪里的认识不清(2分) (5)2NaNO2 + H2SO4 = Na2SO4 + NO2↑ + NO↑+ H2O(2分) 【解析】(1)由于NO2的液化温度高,所以首先检验NO2,即先通过E,然后再通过D。最后需要有尾气处理,即答案是EDB。 (2)空气中的氧气能氧化NO,所以必须先排尽空气,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完全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气体产物检验不完全。 (3)①如果有NO,则经过装置E的冷却后,进入D中的气体,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即现象是D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装置E的作用是冷凝使NO2完全液化。 (4)氧气过量,则进入B装置的气体全部是NO2,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4NO2 + O2 + 4NaOH = 4NaNO3 +2 H2O。如果不干燥气体,则水蒸气存在,会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来源于哪里的认识不清。 (5)根据现象可知,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物既有NO2,还有NO,所以方程式为2NaNO2 + H2SO4 = Na2SO4 + NO2↑ + NO↑+ H2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将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6ec8aac122bd4f6eN2(g)+CO2 (g) △H。某研究小组向某恒容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58

0.021

0.021

20

0.040

0.030

0.030

30

0.040

0.030

0.030

40

0.032

0.034

0.017

50

0.032

0.034

0.017

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      

A.容器内CO2 的浓度保持不变       B.v(N2) =2 v(NO)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

③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④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H            0(填“>”、“ =”或“<”)。

(2)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③H2O(g)=H2O(l)   △H=-44.0 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                  

(3)以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有关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14分)铁是一种过渡元素,金属铁是最常用的金属。请回答下列各题: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Fe3C),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生成的磁性固体能溶于过量盐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Fe2+、Fe3+的催化作用下,可实现2SO2+O2+2H2O=2H2SO4的转化。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 O2+ 4H+ = 4Fe3+ + 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硫酸厂用煅烧黄铁矿(FeS2)来制取硫酸,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及少量FeS、SiO2)制绿矾。利用烧渣制绿矾的过程如下: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烧渣溶于稀H2SO4过程中,有单质硫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只写生成S的反应式,其他反应无需写出)                                 

②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铁屑的目的是                              

③可用硫酸酸化的 KMnO4溶液通过滴定法测定绿矾产品中FeSO4含量,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已知Fe(OH)3的溶度积常数Ksp=1.1×10-36。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pH=3时,通过计算说明Fe3+是否沉淀完全                 

(提示:当某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1时可以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了)

 

查看答案

常温度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 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a点所示的溶液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 b点所示的溶液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 c点所示的溶液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 d点所示的溶液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Cl、HCO3、OH、H、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由TiO2制得1mol 金属Ti ,理论上外电路转移2NA电子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 2O2- - 4e- == CO2

C.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 +”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

D.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