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度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

常温度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 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a点所示的溶液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 b点所示的溶液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 c点所示的溶液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 d点所示的溶液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 【解析】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A选项错误,a点溶液是不饱和的氯水,根据电荷守恒,式中C(HClO)错误,应改为C(ClO-);B选项正确,b点是饱和氯水,其中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盐酸是强电解质,次氯酸是弱电解质,所以氢离子浓度最大,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c点中性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得关系c(Na+)=c(Cl-)+c(ClO-),由于c点次氯酸参与反应,很明显c(ClO-)与c(Cl-)不等,所以C选项错误;D点是生成了氯化钠与次氯酸钠混合液,c(ClO-)不可能比c(Cl-)大。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Cl、HCO3、OH、H、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由TiO2制得1mol 金属Ti ,理论上外电路转移2NA电子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 2O2- - 4e- == CO2

C.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 +”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

D.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名称为 2—甲基丙醇

B.芥子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能发生氧化、取代、水解、加聚反应

C.1 mol绿原酸(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molBr2

D.有机物(俗称“一滴香”)(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一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

将2molCO2和6molH2充入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发生了下列反应:CO2(g)+3H2 (g)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H3OH(g)+H2O(g)  ΔH=- 49.0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P3>P2     T3>T2   

B.P2>P4      T4>T2

C.P1>P3     T3>T

D.P1>P4      T2>T3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李比希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均能对二者进行鉴别

B.在装有3ml0.5mol·L-1CoCl2 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浓盐酸,溶液的颜色由粉红色逐渐变为蓝色

C.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D.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因为胶状沉淀和颗粒太小的沉淀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