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已知: 有机物A~H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

[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已知:

6ec8aac122bd4f6e

有机物A~H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6ec8aac122bd4f6e

其中:①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②E、F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回答:

 (1)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

(2) 由D生成E或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 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选项字母)。

a.      G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定条件下,G可发生消去反应

c.      1 mol G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 NaOH

d.      在Cu催化、加热条件下,G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4) 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 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任意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a.属于酯类 b.含有六碳环结构 c.六碳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1) 环己醇(2分)  (2) 加成反应 (1分)    (2分) (3)   b(2分,多选不得分)   (4)  (2分) (5) (2分) (6)6    (3分) (任写一种,1分) 【解析】(1)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根据A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生成物B的分子式可知,A是环己烷,B是1-氯环己烷。B经过水解反应生成C,所以C是环己醇。 (2)环己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所以D是环己酮,结构简式为。根据已知信息可知,环己酮和丙醛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由于F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F是,则E是。 (3)F发生银镜反应生成G,所以G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没有酚羟基,a不正确,含有羟基,能发生消去反应,b正确。只有1个羧基,需要1mol‘氢氧化钠,c不正确。由于和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不能发生催化氧化,d不正确,答案选b。 (4)见答案 (5)G中含有羟基和羧基,所以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H,方程式为(见答案)。 (6)属于酯类,说明含有-COO-结构。六碳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所以可能的结构有以下6种,分别是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一水硫酸四氨合铜(II)(化学式为6ec8aac122bd4f6e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含少量Fe2O3和SO2杂质)为原料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下: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 沉淀A的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个数为______,气体C分子中6ec8aac122bd4f6e键和6ec8aac122bd4f6e键的个数比为______

(2) 溶液D的溶质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3) MgO的熔点高于CuO的原因为____________

(4) 画出一水硫酸四氨合铜(II)中配离子6ec8aac122bd4f6e的配位键____________。

(5)湿法炼铜就是利用溶液D制得铜单质,铜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 其晶胞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6ec8aac122bd4f6e

①铜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_,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②若Cu原子半径为acm,则Cu单质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只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查看答案

         [化学一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已知:

①工业上用硫酸与6ec8aac122bd4f6e-锂辉矿(LiAlSi2O6和少量钙镁杂质)反应,生成Li2SO4、MgSO4 等,最终制备金属锂。

②氢氧化锂在一定温度下可转化为氧化锂。 用6ec8aac122bd4f6e-锂辉矿与硫酸等物质制备金属锂的工业流程如下图: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沉淀Y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流程中使用了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从物质溶解度大小的角度解释其使用的原因____________

(3 )操作1涉及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用铝粉还原法制取金属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LiCl溶液加热蒸干后,所得固体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制备锂。电解时产生的氯气中混 有少量氧气,产生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 目前电池通常使用金属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5分)某化学小组为测定加碘盐中KIO3的质是分数并制备少量KIO3,进行了如下实验。

I .测定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反应)

已知:6ec8aac122bd4f6e

步骤一:准确称取a g加碘盐,配制成250 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KI溶液;

步骤三:以淀粉为指示剂,用c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Na2S2Or溶液12.00 mL。

(1) 步骤一中配制250m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

(2) 步骤三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3) 实验测得此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分数=______ ______ (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

II.实验室制备KIO3

已知:碘酸盐可以用氯气在碱性溶液中氧化碘化物得到。

该化学小组通过以下装置制备KIO3

6ec8aac122bd4f6e

(4) 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 装置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6) 写出装置C中生成KI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7) 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缺陷,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4分)甲、乙、丙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6ec8aac122bd4f6e

已知:

①甲、乙的水溶液均呈碱性,丙的水溶液呈酸性;

②取一定量甲、乙、丙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③向②中所得溶液逐滴加人盐酸至过量,开始无沉淀,后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 失,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向丙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将甲溶液与丙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1) 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2) 250C时,PH均为12的甲溶液和乙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之比为______。

(3) 写出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4) 250C时,将a mol/L CH3COOH溶液与0.02 mol/L乙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 性,则混合溶液中c(CH3COO-)=______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5)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乙溶液和丙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沉淀中的金属元素与溶液中该

元素的质量相等,则乙溶液和丙溶液的体枳比可能为______ (填选项字母)。

A. 3:1    B. 1:3   C. 7:1   D. 1:7

 

查看答案

(14分)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研究合成氨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写出以N2(g)和H2(g)为原料合成NH3(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 某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6ec8aac122bd4f6e

①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t2时刻,恒压充入氦气,t3时刻达到平衡。在图中画出t2时刻后的速率变化图像。

(3) 相同温度下,A、B、C三个密闭容器,A、B恒容,C带有可自由移动的活塞K,各向其 中充人如图所示反应物,初始时控制活塞K,使三者体积相等,一段时间后均达到平衡。

6ec8aac122bd4f6e

①达到平衡时,A、C两个容器中NH3的浓度分别为cl、c2,则c1______c2(填“>”、“<”或“=”)。

②达到平衡时,若A、B两容器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为6ec8aac122bd4f6e,则 6ec8aac122bd4f6e______1(填“ >”、“<”或“=”)。

③达到平衡时,若容器C的体积是起始时的6ec8aac122bd4f6e,则平衡时容器C中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4) 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DAFC),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电池反应为 4NH3+3O2=2N2+6H2O,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