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从下列选项可知HNO3应属于( )
①酸;②氧化物;③含氧酸;④难挥发性酸;⑤一元酸;⑥化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④⑥
下列变化中,符合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递变规律的是( )
A、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加
C、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D、金属性逐渐增加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酸的分子式 CH3COOH
B、OH-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0)按要求完成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实验:
步骤 |
操作 |
具体操作步骤 |
现象解释结论等 |
① |
溶解 |
取20克NaNO3和17克KCl溶解在35ml水中,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 |
固体溶解 |
② |
蒸发 |
继续加热搅拌,使溶液蒸发浓缩。 |
有 a 晶体析出。 |
③ |
热过滤 |
当溶液体积减少到约原来的一半时,迅速趁热过滤 |
滤液中的最主要成分为 b 。 |
④ |
冷却 |
将滤液冷却至室温。 |
有晶体析出。 |
|
|
按有关要求进行操作 |
得到初产品硝酸钾晶体 |
⑥ |
|
将得到的初产品硝酸钾晶体溶于适量的水中,加热、搅拌,待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 |
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 |
⑦ |
检验 |
分别取⑤、⑥得到的产品,配置成溶液后分别加入1滴1mol/l的HNO3和2滴0.1mol/l的AgNO3 |
可观察到⑤、⑥产品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⑤产品中产生白色沉淀,⑥产品中无明显现象。 |
(1)把上述各步骤中的内容补充完整:a: b:
(2)写出步骤③趁热过滤的目的 ,步骤⑥的操作名称 ,步骤⑦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⑥的抽滤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 ,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 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抽滤时,应先 ,然后 。
(6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
(1)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 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 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 (选填下列序号字母),作出正确的判断的理由为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了催化剂
(3)若△H的数值为200KJ/mol,则x值应为 _
__KJ/mol.此反应在A反应历程中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_____KJ/mol,
(8分)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是制备钡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但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这给转化为其他钡盐带来了困难,工业上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BaSO4沉淀,待达到平衡后,移走上层清夜,重复多次操作,将其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再由BaCO3制备其它钡盐。
Ksp(BaSO4)=1.0×10-10 Ksp(BaCO3)=5.0×10-10
(1)写出沉淀转化的方程式: ,此反应平衡常数K 的值为 。
(2)要实现该转化C(CO32-)不低于 mol/L
(3)必须更换Na2CO3溶液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