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0)按要求完成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实验: 步骤 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

(10)按要求完成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实验:

步骤

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等

 

溶解

取20克NaNO3和17克KCl溶解在35ml水中,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

固体溶解

蒸发

继续加热搅拌,使溶液蒸发浓缩。

            晶体析出。

热过滤

当溶液体积减少到约原来的一半时,迅速趁热过滤

滤液中的最主要成分为        

冷却

将滤液冷却至室温。

有晶体析出。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按有关要求进行操作

得到初产品硝酸钾晶体

 

 

将得到的初产品硝酸钾晶体溶于适量的水中,加热、搅拌,待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

 

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

 

检验

分别取⑤、⑥得到的产品,配置成溶液后分别加入1滴1mol/l的HNO3和2滴0.1mol/l的AgNO3

可观察到⑤、⑥产品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⑤产品中产生白色沉淀,⑥产品中无明显现象。

(1)把上述各步骤中的内容补充完整:a:     b:       

(2)写出步骤③趁热过滤的目的                   ,步骤⑥的操作名称          ,步骤⑦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⑥的抽滤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          ,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 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抽滤时,应先                ,然后              

6ec8aac122bd4f6e

 

(1)NaCl;    KNO3 (2)防止因温度降低而析出硝酸钾晶体;重结晶;Ag++ Cl-= AgCl↓ (3)  布氏漏斗;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未朝向抽滤瓶的支管口;断开连接安全瓶与抽气装置间的橡皮管;关闭抽气装置的水龙头 【解析】(1)氯化钠的溶解度小,蒸发浓缩首先写出氯化钠,即a是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降低温度时氯化钠析出,则b是硝酸钾。 (2)步骤③趁热过滤的目的防止因温度降低而析出硝酸钾晶体。为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晶体,需要重结晶。氯离子能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方程式为Ag++ Cl-= AgCl↓。 (3)根据仪器结构特点可知,A是布氏漏斗,抽滤时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未朝向抽滤瓶的支管口,所以该处是错误的。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抽滤时,应先断开连接安全瓶与抽气装置间的橡皮管,然后再关闭抽气装置的水龙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

6ec8aac122bd4f6e

(1)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     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     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   (选填下列序号字母),作出正确的判断的理由为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了催化剂

(3)若△H的数值为200KJ/mol,则x值应为 _  __KJ/mol.此反应在A反应历程中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_____KJ/mol,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查看答案

(8分)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是制备钡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但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这给转化为其他钡盐带来了困难,工业上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BaSO4沉淀,待达到平衡后,移走上层清夜,重复多次操作,将其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再由BaCO3制备其它钡盐。

Ksp(BaSO4)=1.0×10-10      Ksp(BaCO3)=5.0×10-10

(1)写出沉淀转化的方程式:          ,此反应平衡常数K 的值为          

(2)要实现该转化C(CO32-)不低于           mol/L

(3)必须更换Na2CO3溶液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13分)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  CO(g) + 2H2(g)  6ec8aac122bd4f6e  CH3OH(g)  ΔH1

反应II: CO2(g) + 3H2(g) 6ec8aac122bd4f6e  CH3OH(g)  +  H2O(g)  ΔH2

① 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填“I”或“Ⅱ”)。

②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       0 (填“>”、“=”或“<”)。    

③ 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H3OH)= 0.8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

④恒温、恒容时,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I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a、容器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υ(CO)消耗==1/2υ(H2)生成        d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2)25℃、101kPa时,燃烧16g液体甲醇生成CO2和H2O(l),放出的热量为363.26kJ,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电解Na2SO4溶液(图如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① 通入甲醇蒸气的电极应为        极(填写“正”或“负”),    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填字母代号)。

a.2CH3OH —12 e- +3O2 ===  2CO2 + 4 H2

b.CH3 OH—6 e- + 8 OH-  === CO32- + 6H2O

c.O2 + 2H2O + 4 e- === 4OH-        

d.O2— 4 e- + 4H+  === 2H2O

②写出电极A的名称         。写出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③当酸性甲醇燃料电池消耗3.36 L 氧气时(折合为标准状况),理论上电解Na2SO4溶液生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查看答案

(9分)在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中:

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CH3COONH4  ③0.1mol/L NH4HSO4  

④0.2mol/L NH3·H2O和0.2mol/L 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   

(1)溶液①呈 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上述四种溶液中NH4+的浓度大小                    (填序号)

(3)常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NH4+的水解程度,CH3COO--与NH4+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  c(NH4+)。

(4)在溶液④中,    离子的浓度为0.1mol/L;NH3·H2O和NH4+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mol/L。

 

查看答案

对于0.1mol•L-1 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CO32―)+ c(HCO3)+ c(H2CO3

C.c(Na)+c(H)=2 c(CO32―)+ 2c(HCO3)+ 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CO32―)与c(Na)均增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