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下面是18×7的格子,按要求作答。
A |
|
|
|
|
|
|
|
|
|
|
|
|
|
|
|
|
He |
|
|
|
|
|
|
|
|
|
|
|
|
|
|
C |
D |
|
|
|
E |
|
|
|
|
|
|
|
|
|
|
F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用封闭的实线绘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注意:不得使用铅笔作图。(3分)
(2)“大爆炸理论”指出:200亿年以前,宇宙中所有物质都包含在一个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原始核中,由于某种原因它发生了爆炸,首先产生了中子、质子和电子,随后就产生了元素。你由此可知最先产生的元素是_______(填写元素名称)(1分),其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的核素的原子符号是_________;(1分)
(3)C、D、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2分)
(4)请用电子式表示出E和H形成的化合物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用实线绘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注意:不得使用铅笔作图。(2分)
(6)用来组成酸、碱、盐三类物质至少需要的元素有__________(填写表中字母)。(3分)
1 mol X气体跟a m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 + a Y(g) b
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25%。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5/6,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a =1,b =2 B.a =2,b =1 C.a =2,b =2 D.a =3,b =2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3HSO3—==3SO42—+Cl—+3H+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下列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v-t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B.纵坐标为v(Cl—)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纵坐标为v(H+)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时,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应,在液氢中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离子,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H3+还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H3+的电子式
B.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
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5+、H7+、H9+
D.每个H3+微粒中含有3个质子
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是Pb、PbO2,电解质溶液为30%硫酸,工作时反应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bO2为正极,被氧化 B.电池电解质溶液的密度不断减小
C.c(H+)逐渐增大 D.H+向负极移动
下列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Cl3 B.COCl2 C.SF6 D.Si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