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2分)①~⑧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 族 周期 IA 0 1 ① IIA ...

(12分)①~⑧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

6ec8aac122bd4f6e

周期

IA

 

0

1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3

 

 

 

 

请回答:

(1)元素③④⑧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元素⑤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元素⑥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4)某同学为了比较元素②和硅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请回答:

6ec8aac122bd4f6e

a. X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b. 能说明元素②和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5)请设计实验比较元素⑥与⑦金属性的相对强弱__________。

 

(1)HF(1分,写F不给分) (2)(2分,写化学方程式或没配平不给分) (3)(1分)     (4)a. (1分) 吸收中混有的气体(1分)        b. C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1分) (2分,写、离子方程式均给分)  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1分,任答一点即可) (5)取一小段镁条和一小片铝片,磨去表面氧化膜,分别放入2支试管中,各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2分,未注明酸浓度相同扣1分,其他合理答案,如与热水、原电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较等酌情给分,但答成原理不给分)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⑧分别是H、C、O、F、Na、Mg、Al、Cl。 (1)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应该是HF。 (2)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中,方程式为。 (3)镁和氯都是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电子式为 (4)A装置是产生CO2的,但由于生成CO2分子中含有氯化氢,而氯化氢也能和硅酸钠反应,所以需要除去CO2中的氯化氢,因此X是碳酸氢钠,原来吸收中混有的气体;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C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则CO2就能制取硅酸,所以实验现象就是C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方程式为。 (5)考查金属性强弱比较。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可以是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即取一小段镁条和一小片铝片,磨去表面氧化膜,分别放入2支试管中,各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6ec8aac122bd4f6e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6ec8aac122bd4f6e溶液,并测量收集6ec8aac122bd4f6e气体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6ec8aac122bd4f6e溶液浓度

6ec8aac122bd4f6e溶液温度

催化剂

所用时间

5%

20℃

2滴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5%

40℃

2滴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10%

20℃

2滴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5%

20℃

不使用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实验①②是研究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测得6ec8aac122bd4f6e,原因是__________。

(4)实验①④的测定过程如下图,曲线a对应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填“①”或“④”)。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 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浮在上层

B. 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C. 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 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075

0.102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5、+3

+6、-2

-2

A. 离子半径:6ec8aac122bd4f6e

B. 氢化物的还原性:6ec8aac122bd4f6e

C. M与T形成的化合物只能与盐酸反应,不与6ec8aac122bd4f6e溶液反应

D. 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可将Q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

将6.72L(标准状况)乙烯与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2.8g,则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2              B. 2:1              C. 1:3                                D. 3:1

 

查看答案

某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6ec8aac122bd4f6e,可用来冶炼铜。孔雀石与焦炭混合加热时,可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孔雀石粉碎后与焦炭混合加热,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B. 6ec8aac122bd4f6e与足量焦炭反应转移26ec8aac122bd4f6e电子

C. 6ec8aac122bd4f6e最多能与6ec8aac122bd4f6e反应

D. 根据孔雀石样品的质量和其与足量硫酸反应产生6ec8aac122bd4f6e的体积(标准状况),即可测得样品中6ec8aac122bd4f6e的质量分数(假定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