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溶液,并测量收集
气体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
|
催化剂 |
所用时间 |
① |
5% |
20℃ |
2滴 |
|
② |
5% |
40℃ |
2滴 |
|
③ |
10% |
20℃ |
2滴 |
|
④ |
5% |
20℃ |
不使用 |
|
请回答: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实验①②是研究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测得,原因是__________。
(4)实验①④的测定过程如下图,曲线a对应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填“①”或“④”)。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浮在上层
B. 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C. 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 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根据下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075 |
0.102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5、+3 |
+6、-2 |
-2 |
A. 离子半径:
B. 氢化物的还原性:
C. M与T形成的化合物只能与盐酸反应,不与溶液反应
D. 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可将Q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将6.72L(标准状况)乙烯与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2.8g,则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2 B. 2:1 C. 1:3 D. 3:1
某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可用来冶炼铜。孔雀石与焦炭混合加热时,可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孔雀石粉碎后与焦炭混合加热,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B. 与足量焦炭反应转移2
电子
C. 最多能与
反应
D. 根据孔雀石样品的质量和其与足量硫酸反应产生的体积(标准状况),即可测得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假定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
下列事实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
①还原性: ②
能与
反应生成S
③的酸性比
的强 ④常温下
是气体,S是固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