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期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期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      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6ec8aac122bd4f6e=           (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1)   (2)弱于      (3)S + 2H2SO4(浓) 3SO2↑+ 2H2O (4)2H2O2 MnO22H2O + O2↑(或其他合理答案)  (5)NaNO2    (6)(3a – 4b)KJ/mol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第三周期,所以T的原子序数是13,是铝元素,所以Q是碳元素,R是氮元素,W是硫元素。 (1)铝的原子序数为13,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因为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碳的非金属性弱于硫的。 (3)浓硫酸具有氧化性能把单质硫氧化生成SO2,所以反应式为S + 2H2SO4(浓) 3SO2↑+ 2H2O。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氧元素,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 + O2↑。 (5)氮元素的氧化物中最小的是NO,和氧气反应的体积之比是4︰1,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NO的氧化产物是亚硝酸钠。 (6)根据条件可知①C(s)+O2(g)=CO2(g)   △H=-akJ/mol,②Al(s)+3/4O2(g)=1/2Al2O3(g)   △H=-bkJ/mol,所以②×4-①×3即得到4Al(s)+3CO2(g)=2Al2O3(g)+3 C(s),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热是(3a – 4b)KJ/mol。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温度时,把1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4s时NO2的浓度为0.04mol/L,再经过一定时间后,反应到达平衡,这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

(1)、前4s中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s

(2)、在4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         

(3)、在平衡时容器内含N2O4               mol

(4)、在平衡时容器内NO2的浓度为              mol/L

(5)、N2O4的转化率为                  

 

查看答案

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  CO(g) + 2H2(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H3OH(g)  ΔH1

     反应II: CO2(g) + 3H2(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H3OH(g)  +  H2O(g)  ΔH2

     ① 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填“I”或“Ⅱ”)。

     ②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2 mol/L,则H2的转化率为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

③ H2O(g) = H2O(l)   ΔH = -44.0 kJ/mol

请计算1 mol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查看答案

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Si、SiC、SiO2熔化时必须断裂所含化学键, 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SiC_____Si,Si _____SiO2

(2)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说明: 6ec8aac122bd4f6e,则2 mol H2生成高纯硅需____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 kJ。

(3)已知硅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 ΔH=-989.2kJ·mol1,则O=O键键能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373K时,把0.5摩N2O4气体通入为5升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秒时,NO2的浓度为0.02摩/升,在60秒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秒,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摩/升·秒

B.在2秒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压强的1.1倍

C.在平衡体系内含N2O40.25摩

D.平衡时, N2O4的转化率为40%

 

查看答案

向反应器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NH3(g),平衡时测得N2的转化率为12%,则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反应前的

A.94%        B.92%       C.88%       D.7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