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6ec8aac122bd4f6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6ec8aac122bd4f6eCu2

 

B 【解析】液滴边缘O2多,在碳粒上发生正极反应O2+2H2O+4e-4OH-。液滴下的Fe发生负极反应,Fe-2e-Fe2+,为腐蚀区(a)。 A.错误。Cl-由b区向a区迁移 B.正确。 C.错误。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 D.错误。Cu更稳定,作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6ec8aac122bd4f6e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查看答案

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

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互为同素异形体                  B.说明: 6ec8aac122bd4f6e形成的晶体为原子晶体

C.相同质量的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1   D.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摩尔质量是56g·mol-1

 

查看答案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C(g),若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6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W、X、Y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质量数,X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W<Y<X

B.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酸性,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具有弱碱性

C.X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Y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单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