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为纪念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

为纪念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该元素最稳定的一种原子可以表示为6ec8aac122bd4f6e,该原子所含中子的数目为

A.56           B.157           C.258         D.101

 

B 【解析】考查原子的组成及表示方法。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该原子所含质子数为258-101=157,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蓝色的淀粉溶液中通入足量SO2后成无色溶液:I2+SO2+2H2O=2I-+SO32-+4H+

B.等物质的量的亚硫酸氢铵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H4++HSO3-+2OH-=SO32-+NH3↑+2H2O

C.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Mg2++2HCO6ec8aac122bd4f6e+Ca2++2OH-=CaCO3↓+2H2O+MgCO3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HCO6ec8aac122bd4f6e+Ba2++OH-=BaCO3↓+H2O

 

查看答案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MnO4- → Mn2+   H2O2 → H2O  HNO2 → NO  IO3- → I2 如果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MnO4-          B.H2O2          C.HNO2           D.IO3-

 

查看答案

若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热时1 mol Fe与1 mol Cl2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 mol FeCl2,转移电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含碳原子数为6NA

C.30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3NA

D.3.9g Na2O2 与3.1g Na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3NA

 

查看答案

(13分)纳米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电化学法、湿化学法等。电化学法可用铜棒和石墨作电极,电解Cu(NO3)2稀溶液制备。湿化学法的制备过程为:在K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肼(N2H4),加热并保持温度在90℃。检验反应完全后,分离、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固体样品。反应方程式为:

4CuSO4 + N2H4 + 8KOH = 2Cu2O + N2↑+ 4K2SO4 + 6H2O

⑴电化学法制备Cu2O时,铜棒做      极,阴极生成Cu2O的电极反应式为                 

⑵湿化学法中,检验纳米Cu2O已经生成的实验方法是                                    

⑶湿化学法得到的产品中常含有Cu。称取某产品1.76 g(设仅含Cu2O和Cu),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224mL,计算产品中Cu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12分)某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⑴盛装0.2000 mol/L盐酸标准液应该用        式滴定管。

⑵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                                ,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                                    为止。

⑶ 滴定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

⑤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⑥滴定操作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⑷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50

20.70

2

20.00

6.00

26.00

3

20.00

1.40

21.20

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

⑸若只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会使所测酸的浓度值      。(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