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1分)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

(11分)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有关问题:

(1) 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                                                         

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K,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当装置C中产生         

                 时,关闭K。

(2) 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

现象是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装置E和F的作用是                          ;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4) 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兼有                                     的功能。

 

(1)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    (2分)    白色沉淀(1分) (2)铜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仍为无色,溶液变为蓝色(2分) 3Cu+8H++2NO3-=3Cu2++2NO↑+4H2O(2分) (3)验证无色气体为NO;(1分)    将注射器F中的空气推入E中或将E中的无色气体吸入到注射器中。(2分)             (4)防止溶液倒流。(1分) 【解析】(1)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能把NO氧化生成NO2,从而干扰实验。所以需要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澄清的石灰水能吸收CO2,产生白色沉淀,据此可以判断。 (2)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铜氧化,生成硝酸铜、NO核水,所以现象就是铜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仍为无色,溶液变为蓝色。有关的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4)由于NO极易被氧化生成NO2,所以EF的作用是验证无色气体为NO的。具体的操作是将注射器F中的空气推入E中或将E中的无色气体吸入到注射器中。 (5)NO2极易溶于水,所以还有防止溶液倒流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废铜制取CuSO4

(1) 甲学生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含6.4g铜的废铜和10ml 18m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起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他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烧瓶中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6ec8aac122bd4f6e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 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

==CuSO4+H2O。对比甲的方案,乙同学的优点是:                                     

                                              

(3) 丙同学采用向含有废铜屑的热的稀H2SO4中,不断通入空气也能制备CuSO4,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10分)计算填空:

(1)(2分)1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H2SO4反应,放出1.5molH2(标况下)并转化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该金属在周期表的位置                         

(2)(6 分)已知在2L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_                                aA (g)+ bB (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2C(g)

           起始物质的量(mol):   3      2           0

       2s末物质的量浓度(mol/L): 0.9     0.8         0.4

则①a=                 ,b=                        ;  

②2S内B的反应速率=                            

(3)(2分) 1 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1)某种粒子有1个原子核,核中有8个质子,10个中子,核外有10个电子,该粒子的化学符号(包含质子数、质量数)是              

(2)某分子中有5个原子核,共有10个电子,这种分子的电子式是                 

(3)下列变化中,破坏的作用力分别是什么?

食盐加热熔化:                              ; 碘升华: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非金属性:A>C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C(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B.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C的生成速率与A的消耗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