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废铜制取CuSO4:
(1) 甲学生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含6.4g铜的废铜和10ml 18m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起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他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烧瓶中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2) 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
==CuSO4+H2O。对比甲的方案,乙同学的优点是:
。
(3) 丙同学采用向含有废铜屑的热的稀H2SO4中,不断通入空气也能制备CuSO4,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10分)计算填空:
(1)(2分)1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H2SO4反应,放出1.5molH2(标况下)并转化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该金属在周期表的位置 。
(2)(6 分)已知在2L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_
aA (g)+ bB (g) 2C(g)
起始物质的量(mol): 3 2 0
2s末物质的量浓度(mol/L): 0.9 0.8 0.4
则①a= ,b= ;
②2S内B的反应速率= 。
(3)(2分) 1 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某种粒子有1个原子核,核中有8个质子,10个中子,核外有10个电子,该粒子的化学符号(包含质子数、质量数)是 。
(2)某分子中有5个原子核,共有10个电子,这种分子的电子式是 。
(3)下列变化中,破坏的作用力分别是什么?
食盐加热熔化: ; 碘升华: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非金属性:A>C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B.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C的生成速率与A的消耗速率相等
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2008年6月中旬,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居民小区,同住一栋楼的两家人相继得上一种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严重偏低。经黑龙江省辐射监督管理站的专家检测,发现是放射性物质铱-192在作怪。则Ir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115 B.38 C.269 D.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