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二组实验:
(I)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中, 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设计了如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
(1)图一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或者将FeCl3 溶液改成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的Fe2(SO4)3溶液。
(2)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图二所示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是 。
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又知R的气态氢化物中含氢8.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8 B.14 C.16 D.31
“嫦娥1号”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
已知反应Zn(s)+H2SO4(aq)===ZnSO4(aq)+H2(g) 放出能量,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能量不变
B.反应中放出的能量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发生反应:RO3—+5R-+6H+== 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若1 mol RO3—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