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对可逆反应aA(g)+bB(g)cC(s)+dD(g)达到平衡时,其反应的...

(1)对可逆反应aA(g)+bB(g)说明: 6ec8aac122bd4f6ecC(s)+dD(g)达到平衡时,其反应的K值与温度有关。请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现有反应:CO(g)+H2O(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CO2(g)+H2(g) ΔH<0。在850 ℃时,K=1。

(2)若升高温度到950 ℃,达到平衡时K___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850 ℃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x mol H2

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1)K=cd(D)/ca(A)cb(B)(或K=[D]d/[A]a[B]b) (2)小于    (3)①逆反应  ②0≤x<3 【解析】(1)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是平衡常数。C是固态,浓度可视为定值,在表达式中不能出现,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d(D)/ca(A)cb(B)。 (2)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常数减小,即小于1。 (3)①此时>1,所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1,即0≤x<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引起N2和O2发生反应:N2(g)+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NO(g),这是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某同学为探究控制污染的方法,对该反应进行研究。

(1)如图表示在T1T2两种不同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过程中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v1T1条件下)________v2(T2条件下)(填“>”、“<”或“=”)。

②N2(g)+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NO(g)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应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含Pd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写出CO、NO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无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以下是一些烷烃的燃烧热(kJ/mol)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化合物

燃烧热

化合物

燃烧热

甲烷

891.0

正丁烷

2 878.0

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

丙烷

2 221.5

2­甲基丁烷

3 531.3

(1)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比较正丁烷、异丁烷的热稳定性:正丁烷________异丁烷(填“>”或“<”)。

(2)写出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越多”“越少”或“相同”)。

 

查看答案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说明: 6ec8aac122bd4f6enW(g) ΔH,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其中,w(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ab<n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C.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Ⅰ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

 

查看答案

可逆反应mA(g)说明: 6ec8aac122bd4f6enB(g)+pC(s) Δ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下图中的两个图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m>nQ>0                                               B.m>npQ>0 

C.m>nQ<0                                               D.m<npQ<0

 

查看答案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说明: 6ec8aac122bd4f6e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  )

A.v(SO2)=4 mol/(L·min)                           B.v(O2)=3 mol/(L·min)

C.v(SO2)=0.1 mol/(L·s)                            D.v(O2)=0.1 mol/(L·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