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4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 O2 (g...

(14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 O2 (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SO3(g) △H< 0。查阅资料知SO3熔点16.83℃,沸点44.8℃。

(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   

②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③据图判断,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④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

(2)某化学研究学习小组用下图的装置组装设计了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h→i→b→c→f→g→d→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为提高SO2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②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    。(填“填大”“不变”或“减小”)

③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 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1)①        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15—20   25—30                 ④增大氧气的浓度(或物质的量) (2)①先加热Ⅱ处催化剂  ②减小    ③×100% 【解析】(1)①平衡常数是指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因此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是可以自发进行。 ③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因此物质的浓度是不变的,所以根据图像可判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15—20min和25—30min。 ④由图像可以看出,在20min时,氧气的浓度突然变大,而SO2和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不变。随后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氧气和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这说明是通过增大氧气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 (2)①Ⅰ是制备二氧化硫的,Ⅱ是氧化二氧化硫的,所以为了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应该是先加热Ⅱ处催化剂,然后再滴入浓硫酸。 ②在Ⅰ处用大火加热,则二氧化硫的生成速率过快,氧化二氧化硫的效率就底,转化率就降低。 ③Ⅲ是用来吸收没有反应的二氧化硫,n mol Na2SO3可生成n mol二氧化硫,设转化率是x,则(n-nx)×64=m,解得x=。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10.00 mL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滴定的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并补充完整。①用NaOH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取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 mL。③   ④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⑤移取10.00 mL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⑥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并记下读数。

(2)若滴定前俯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则会使氢氧化钠浓度的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如用酚酞作指示剂,则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4)c(HCl)=       mol·L-1

(5)c(NaOH) =       mol·L-1

(6)右图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 ,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A.是a mL        B.是(50-a)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mL

(7)常温下,用0.01 mol•L-1H2SO4溶液滴定0.01 mol•L-1 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l。若滴定到终点时少加一滴H2SO4(设1滴为0.05 ml)。则此时溶液的pH为   

 

查看答案

(16分)在含有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往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

(1)常温下将0.01 mol NH4Cl和0.002 mol 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

①溶液中浓度为0.01 mol·L-1的离子是      

②物质的量之和为0.01 mol的两种粒子是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     (填“碱性”、“酸性”或“中性”) ,醋酸体积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或“=”)。

(3)将m mol·L-1的醋酸和n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m与n的大小关系是m    n。(填“>”、“<”或“=”)

(4)浓度为0.100 mol·L-1的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c(说明: 6ec8aac122bd4f6e)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NH4Cl      ②NH4HSO4      ③NH3·H2O        ④CH3COONH4

(5)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H++HA-  HA-说明: 6ec8aac122bd4f6eH++A2-

已知0.1 mol·L-1的NaHA溶液pH=2,则0.1 mol·L-1的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0.11 mol·L-1(填“>”“=”或“<”)。

 

查看答案

(10分)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A和3 molB,保持温度为30℃,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A(g)+2B(g)6ec8aac122bd4f6e3C(g),达到平衡后生成1.5 mol C,此时,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为ω;若将温度升高到70℃后,其他条件均不变,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焓变△H    0(填“>”、“<”或“=”)。

(2)30℃时,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ω=    ,A物质的转化率与B物质的转化率之比为   

(3)30℃时,若在同一容器中加入1.5 mol A、     mol B和1.5 mol C,则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仍为ω,此时平衡体系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查看答案

(12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根据需要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FeCl2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FeCl2溶液时,常将FeCl2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以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时发生的主要反应    

(3)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B.乙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降低,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同学:在氨水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4)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查看答案

常温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6ec8aac122bd4f6e=1×10-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溶液的c(OH-)增大

B.此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8

C.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0-10 mol·L-1

D.与0.05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A-)>c(Na+)>c(OH-)>c(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