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增...

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C.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C 【解析】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因此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属于升高温度,促进次氯酸分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属于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D属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方法能使电离平衡H2O6ec8aac122bd4f6eH+ + OH-向左移动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铝固体

C.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                                   D.将水加热到100℃,使水的pH=6

 

查看答案

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说明: 6ec8aac122bd4f6eN2(g)+2CO2(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B.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NO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使用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

(12分)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反应:N2+3H26ec8aac122bd4f6e2NH3

(1)该反应是否属于氮的固定?      (填“是”或“否”)

(2)充分反应后,        (填“能”或“不能”)得到2 mol NH3?为什么?      

(3)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N2、H2、NH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B.N2、H2、NH3的分子数相等

C.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N2 ,同时生成3a mol H2          D.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4)若经5s后,剩下的N2为0. 5 mol,则用H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多少?

5s末NH3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

(10分)某同学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探究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2没有看到浑浊现象。经过思考分析后,该同学改用图二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缓缓地将气体一个气泡一个气泡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的现象。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S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它的危害是      

(2)图一中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何鉴别CO2和SO2(只需要写出一种方法,应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4)用图一进行S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时,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要增加什么装置,在方框中画出。

(5)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一装置实验时,通过SO2不能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

(12分)A、B、C、D,E和F是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和D,C与F为同主族元素;A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 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 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元素原子M层上电子数比L层少2个电子。 试完成下列填空

(1)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2)F简单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3)A、C、D 三种元素共同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其微粒间存在的化学键有      

(4)铜与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E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入B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