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同学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探究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2没有看到浑浊现象。经过思考分析后,该同学改用图二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缓缓地将气体一个气泡一个气泡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的现象。
(1)S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它的危害是 。
(2)图一中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如何鉴别CO2和SO2(只需要写出一种方法,应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
(4)用图一进行S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时,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要增加什么装置,在方框中画出。
(5)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一装置实验时,通过SO2不能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
(12分)A、B、C、D,E和F是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和D,C与F为同主族元素;A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 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 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元素原子M层上电子数比L层少2个电子。 试完成下列填空
(1)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2)F简单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3)A、C、D 三种元素共同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其微粒间存在的化学键有 。
(4)铜与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E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入B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为 。
(8分)下表是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获得的相同体积足量稀硫酸与铁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金属质量/g |
金属状态 |
c(H2SO4) mol/L |
实验温度/℃ |
金属消失的时间/s |
|
1 |
0.10 |
丝 |
0.7 |
20 |
250 |
|
2 |
0.10 |
丝 |
1.0 |
20 |
200 |
|
3 |
0.10 |
粉末 |
1.0 |
20 |
125 |
|
4 |
0.10 |
粉末 |
1.0 |
30 |
50 |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①实验1、2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实验2、3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③实验3、4可得出的结论是 。
(10分)A、B、C、D、E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色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A、B、C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 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E是有毒气体,都能和血红蛋白结合。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式 ,C的电子式 。
(2)下列气体实验室制取装置与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加热制取A的装置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氧气 ②氯气 ③氢气 ④二氧化碳
(3)反应②可用于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可以使B和E转化成无毒的气体,试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8分)①14N ②金刚石 ③14C ④乙醇(CH3CH2OH) ⑤13C ⑥二甲醚(CH3OCH3)
(1) 和 互为同位素(填序号)
(2) 和 的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填序号)
(3)④ 和⑥互为 。
(4)②金刚石属于 晶体,熔化时需要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
标准状况下,将4.48 L的NO2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以100 mL的水中,气体体积缩小为2.24 L,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 B.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 mol
C.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为1∶1 D.剩余气体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