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HF的电子式: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 【解析】A中碳原子的质量数是8+6=14,不正确。HF是极性键构成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氯离子的质子数是17,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物质中能用来干燥NH3的是

A.浓硫酸            B.碱石灰         C.AlCl3溶液          D.食盐水

 

查看答案

化学与能源、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B.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可有效的节约能源

C.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D.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查看答案

使一定质量的Zn与100mL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Zn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A为33.6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求气体A中各组分的体积比

 

查看答案

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和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式为:

NaNO2 + NH4Cl == NaCl + N2↑+2H2O↑,该反应过程中放热。实验如下图,试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2)B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

a. 冷凝    b. 冷却氮气    c.缓冲氮气流

(3)加热前必须进行一个操作步骤是:              ;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                                       

(4)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________

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查看答案

(8分)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3种气态物质 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⑴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t1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__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__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生成1molZ的同时生成2molX

⑵ ①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同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