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6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

(16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B中装的是无水硫酸铜)

6ec8aac122bd4f6e

(1)装置A的作用是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用含有0.2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                                            

(3)①装置B的作用是                         ,现象是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③装置E的作用是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                  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                  试剂。

 

(1)MnO2+4HClMnCl2+Cl2↑+H2O(2分)  (2)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变稀以后,将不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2分)  (3)①证明有水蒸气产生  白色变蓝色(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②氯气无漂白性,氯 水有漂白性 (2分)    ③吸收氯气(2分)    ④Ag-+Cl-=AgCl↓(2分) (4)E  F (2分)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2分) 【解析】本题以氯气为载体,综合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氯气的性质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 (1)实验室制取氯气一般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生成,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Cl2↑+H2O。 (2)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而二氧化锰是不能氧化稀盐酸的,所以实际生成的氯气总是小于理论值。 (3)①无水硫酸铜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因为硫酸铜吸水即变成蓝色的胆矾。 ②氯气的漂白是靠次氯酸实现的,所以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说明氯气是没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 ③由于F是用来检验氯化氢的,而氯气也能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在通入硝酸银溶液之前要先除去氯气。利用氯气能溶解的有机溶剂中,除去氯气。 ④氯化氢溶于水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方程式为Ag-+Cl-=AgCl↓。 (4)氯气受热能溶解在四氯化碳中,但无法确定是否完全被吸收。所以需要在E和F之间连接1个装置,用来检验氯气是否完全被除去。可利用氯气的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而单质碘能和淀粉发生显色反应,使溶液显蓝色。所以试剂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也可以通过漂白性来检验,因此也可以选择湿润的有色布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有A、B两种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A(g)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将B(g)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变为无色;将A(g)和B(g)按1:1的体积比混合充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A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B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加热通入A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加热通入B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

(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周  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E

F

 

H

J

3

B

C

D

 

 

G

I

 

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3)A分别与E、F、G、H、I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4)在B、C、D、G、I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5) 元素C与I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是:                          

 

查看答案

(13分)氮元素的单质和常见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1)工业上利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得到氮气。空气各主要成分的沸点如下:

N2

O2

Ar

CO2

—196°C

—183°C

—186°C

—78°C

现将空气深度冷却液化,然后缓慢升温,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2)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生成物NO是        色的气体,         (填“易”或“难”)溶于水;NO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NO2,N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可用固体NH4Cl与固体Ca(OH)2加热反应制取氨气。

①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为                                                  

②要制取标准状况下4.48L的氨气,至少需要称取固体NH4Cl的质量为      g。

(4)已知:4NH3+6NO说明: 6ec8aac122bd4f6e5N2+6 H2O 。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定体积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

①NH3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为了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铷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相似                  B.硝酸铷易溶于水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低      D.氢氧化铷是弱碱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Ⅷ族,共16纵行

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