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3分)氮元素的单质和常见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1)工业上利用...

(13分)氮元素的单质和常见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1)工业上利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得到氮气。空气各主要成分的沸点如下:

N2

O2

Ar

CO2

—196°C

—183°C

—186°C

—78°C

现将空气深度冷却液化,然后缓慢升温,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2)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生成物NO是        色的气体,         (填“易”或“难”)溶于水;NO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NO2,N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可用固体NH4Cl与固体Ca(OH)2加热反应制取氨气。

①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为                                                  

②要制取标准状况下4.48L的氨气,至少需要称取固体NH4Cl的质量为      g。

(4)已知:4NH3+6NO说明: 6ec8aac122bd4f6e5N2+6 H2O 。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定体积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

①NH3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为了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                      

 

(1)氮气(1分)  (2)无,难 ,(各1分,共2分)3NO2+H2O=2HNO3+NO(2分) (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分 )  10.7(2分) (4)NH3 + H+=NH4 +   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各2分,共4分) 【解析】(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所以氮气先被分离出来。 (2)NO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NO2溶于水又生成NO,同时还有硝酸生成,方程式为3NO+H2O=2HNO3+NO。 (3)实验室制取氨气一般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共热生成,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标准状况下4.48L的氨气是,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需要氯化铵的物质的量也是0.2mol,质量是0.2mol×58.5g/mol=10.7g。 (4)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溶于水显碱性,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离子方程式为NH3 + H+=NH4 +。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好,则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氨气就多,和硫酸反应时,溶液颜色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就长,所以需要测量的数据就是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铷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相似                  B.硝酸铷易溶于水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低      D.氢氧化铷是弱碱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Ⅷ族,共16纵行

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查看答案

日本核泄漏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碘-131,下列关于131  53I的说法正确的是

A.131  53I和 134  53I是同一种核素            B.131  53I  和 134  53I互为同位素

C.131  53I 和 134  53I都含有53个电子       D.131  53I 和 134  53I都含有53个中子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B.水玻璃不与盐酸反应

C.陶瓷、玻璃、水泥是常用的三大类硅酸盐产品

D.纯净的二氧化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硅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

B.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一位

C.硅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D.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与氧互相化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