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1分)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图7: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

(11分)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图7:

6ec8aac122bd4f6e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已知:BaSO4(s) + 4C(s)6ec8aac122bd4f6e4CO(g) + BaS(s)  △H1 = +571.2 kJ·mol-1   ①

BaSO4(s) + 2C(s)6ec8aac122bd4f6e2CO2(g) + BaS(s)   △H2= +226.2 kJ·mol-1   ②

(1)高温焙烧时常把原料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相同浓度的Na2S和NaHS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 Na2S溶液的pH比NaHS溶液pH大

B. 两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种类不同

C. 两溶液中滴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产生气体速率相等

D. 两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c(S2-)都增大

E. NaHS溶液中:c(Na+) > c(HS-)> c(OH-) > c(H+) > c(S2-)

(3)反应C(s) + CO2(g)6ec8aac122bd4f6e2CO(g)的△H =                  

(4)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中气体A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5)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目的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ADE (各1分,两对一错得1分) (3)+172.5 kJ·mol-1 (无单位得1分) (4)S2- + H2OHS- + OH- (只写第一步即可) (5)使BaSO4得到充分还原(或C和O2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写一种即得2分) 【解析】(1)把原料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相同浓度的硫化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硫氢化钠的,所以前者的碱性强。B不正确,所含有的离子种类完全是相同的,都含有Na+、HS-、OH- 、H+、S2-五种离子。硫化钠和盐酸反应需要经过2步才能生成硫化氢气体。而NaHS直接就生成气体,后者的速率快,C不正确。硫化钠水解都显碱性,加入氢氧化钠能抑制水解。同时NaHS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所以D是正确的。NaHS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显碱性,因此E也是正确的。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得2C(s) + 2CO2(g)4CO(g),所以C(s) + CO2(g)2CO(g)的反应热是 (4)硫化钠水解显碱性,且是分步水解。 (5)碳一方面是还原剂,另一方面燃烧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的进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FeCl3在选修四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可见其重要性.

(1)在演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向H2O2 溶液中分别滴入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 (1分),画出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能量-反应进程对比图,并作必要的文字注明(3分)

(2)在演示增加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中,稀FeCl3溶液与稀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较浅血红色。将该浅血红色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稀KSCN溶液,红色变得更深的是________(1分), 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加以分析(3分)(温度不变,假设后加入的FeCl3溶液和稀KSCN溶液都是各自起始浓度的10倍)(3分)

(3)分别取若干毫升稀FeCl3溶液与稀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较浅血红色。限用FeCl3、KSCN、 KCl三种化学药品,为证明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至少还要进行(    )次实验。

A.1           B.2           C.3           D.4

(4)实验室配制和保存FeCl3溶液,要向其中加入________,防止其水解变质。

(5)0.1mol·L-1 FeCl3溶液中的c(Fe3+) 比0.1mol·L-1 (NH4)Fe(SO4)2溶液中的c(Fe3+)______.

 

查看答案

.(10分)化学学科中的平衡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等四种,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1)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g)+2B(g)6ec8aac122bd4f6e4C(g),6ec8aac122bd4f6eH >0达到平衡时,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A的转化率增大,可行的是    __

A.增加B的物质的量      B.加压     C.升温      D.使用催化剂

(2)某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NaOH溶液和醋酸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 ____c(CH3COOH),混合后溶液中c(CH3COO-)____c(Na+)

(3)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不考虑Zn粒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

6ec8aac122bd4f6e

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      (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m1      m2(选填<﹑=﹑>)

 

查看答案

(12分)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

发生如下反应:CO (g) 十H2O (g) 6ec8aac122bd4f6e CO2 (g) 十 H2 (g) ; △H<0

(1)在850℃时,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左图,则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_ mol·L-1·min-1

6ec8aac122bd4f6e

(2)t1℃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上表:

① 计算t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② t1℃时,反应在5min~6min间,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若在第5分钟改变一种条件达到第6分钟的浓度,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__。

(3)t2℃时,化学反应CO (g) + H2O (g) 6ec8aac122bd4f6e CO2 (g) + H2 (g)的平衡浓度符合c(CO2)·c(H2)=2 c(CO)·c(H2O),则t2     850℃, 判断依据是:                                                                 

 

查看答案

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工业上合成NH3反应使用催化剂

C.实验室可以采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2

D.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查看答案

设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 NaHCO3和0.1 mol/L Na2CO3混合溶液1L, HCO3-,CO32-的总数为0.2NA  

B.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3molH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3.45%,则H2和NH3所含的H原子总数为6N

C.若1L0.1 mol/L的CH3COOH溶液含CH3COO- 数为aNA, 则1L0.3 mol/L的CH3COOH溶液含CH3COO- 数小于0.3aNA

D.反应N2+3H26ec8aac122bd4f6e2NH3达平衡时,每形成6NA个N-H键,也生成14克N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