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选做题,10分)Ⅰ某气态烃含碳85.7%、含氢14.3%,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选做题,10分)Ⅰ某气态烃含碳85.7%、含氢14.3%,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2.5 g/L,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1)该烃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将44.8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标况下,NO2的体积为         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浓度为     (填表达式)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与O2和H2O全部转化为HNO3,至少要O2  g

 

26.(10分)Ⅰ每空1分,Ⅱ每空2分Ⅰ (1)C4H8   (2) CH2=CHCH2CH3  CH3CH=CHCH3  CH2=C(CH3)2 Ⅱ(1)1.12                        (2)  (3)11.2    ( 各2分) 【解析】依题意可知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有双键,C:H=1:2.M=56g∕mol,该烃分子式为C4H8 , 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CH2=CHCH2CH3  CH3CH=CHCH3  CH2=C(CH3)2. Cu+4HNO3浓=Cu(NO3)2+NO2↑+2H2O    3Cu+8HNO3浓=3Cu(NO3)2+2NO↑+4H2O x                      x               1.5y                       y 64(x+1.5y)= 44.8 g       x+y=0.5mol    x= 0.1mol    y=0.4mol   NaOH---------HNO3--------0.5 Cu2+ 10-3av              0.7mol           n(N)= 10-3av +0.5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本题共12分)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增小

(2)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乙(填“>”、“<“或“=”)。

(3)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_。

(4)当乙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1(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试确定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5) 甲中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若甲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 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铜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 g,则: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本题共8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                            

(2) 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3)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4)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 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⑥反应不再继续进行

 

查看答案

(本题共10分)A—J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高熔点物质,D是一种红棕色固体。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

(2)C与D在高温下的反应在冶金工业上称为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引发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G→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H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本题共12分)(1)现有A、B、C、D、E五种元素,A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C元素处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较小,B、C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54 g D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D3和67.2 L(标准状况)氢气;E和C能形成E2C型离子化合物,且E、C两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用电子式表示C与E形成E2C的过程: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①阴影部分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②在一定条件下,S与H2反应有一定限度(可理解为反应进行的程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反应的限度比S与H2反应限度       。(选填“更大”、“更小”或“相同”)

③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SO2气体通入溴水后,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N、O、F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B.Si、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C.干冰升华、液态水转变为气态都要克服分子内的共价键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查看答案

(本题共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IA

ⅡA

 

ⅢA

ⅣA

VA

ⅥA

ⅦA

0

1

a

 

b

2

 

(1)h元素与k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n元素与f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__;

(4)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关系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c2a4与n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c5a1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