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4分)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其单质甲可发生如下反应:...

(14分)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其单质甲可发生如下反应:

甲 + 乙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丙 + 丁 + 水。

(1)若丙为NO2

①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火箭常用NO2的二聚体N2O4作氧化剂,肼(N2H4)作燃料,已知:

N2(g)+2O2(g)=2NO2(g)          △H =-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   △H =-534.0kJ·mol-1

2NO2(g)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N2O4(g)             △H =-52.7kJ·mol-1

试写出气态肼(N2H4)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肼又称联氨,广泛用于火箭推进剂、有机合成及燃料电池。肼燃料电池原理如右图所示,右边电极为        (填“正极”、“负极”),左边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若丙为SO2

①把乙滴入硫酸铜晶体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SO2气体有毒,多余的SO2气体常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写出吸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③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有关反应:

SO2-2e+2H2O = SO42+4H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B.上述反应中若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5mol,则生成溶液的PH值为1

C.Fe2(SO4)3、品红两种溶液都能使上述反应进行

D.通入Cl2会降低SO2的漂白作用

 

(1)① C + 4HNO3(浓)CO2↑+ 4NO2↑+ 2H2O          (2分) ② 2N2H4(g)+N2O4(g)=3N2(g)+4H2O(g)  △H=-947.6 kJ· mol-1     (2分) ③ 正极   (2分)       N2H4-4e-+4OH-=N2+4H2O    (2分) (2)① 蓝色晶体变白色粉末     (2分) ② c(Na+) > c( SO32-) > c(OH-) > c( HSO3-) > c(H+)      (2分) ③ B   C          (2分) 【解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则是碳元素。 (1)①丙是NO2,则乙是浓硝酸,和碳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式为C + 4HNO3(浓)CO2↑+ 4NO2↑+ 2H2O。 ②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①N2(g) + 2O2(g) =2NO2(g)、②N2H4(g) + O2(g) =N2(g) + 2H2O(g)和③NO2(g) 1/2N2O4(g)可知,如果②×2-①-③即得到2N2H4(g)+N2O4(g)=3N2(g)+4H2O(g),所以反应热为-534.0 kJ/mol×2+67.7 kJ/mol+52.7 kJ/mol=-947.6kJ/mol。 ③右侧通入氧气,则是正极,左侧是负极,肼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 (2)若丙为SO2,则乙是浓硫酸,丁是CO2。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胆矾中的水分子,生成无水硫酸铜,所以蓝色晶体变白色粉末。 ②SO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所以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 c( SO32-) > c(OH-) > c( HSO3-) > c(H+)。 ③反应失去电子,所以是氧化反应。每转移2mol电子,就生成4mol氢离子,所以若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5mol,则生成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但溶液的体积是未知的,所以无法计算pH,B不正确。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正确。氯气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降低漂白性,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Fe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A.11.2 g         B.16.8 g          C.19.6 g         D.22.4 g 

 

查看答案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D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B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C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干燥SO2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O2

C.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D.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查看答案

X、Y、Z、R、W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可组成离子化合物Z2Y和共价化合物RY3、XW4;已知Y、R同主族, Z、R 、W同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Z>R>W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mW>HnR               

C.XW4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D.Y、Z、R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2Al + 2OH- = 2AlO2- + H2

B.用两个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Cu + 2H+  电解====  H2↑ + Cu2+

C.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Fe2+ + Cl2 = 2Fe3+ + 2Cl

D.Na2S溶液呈碱性:S2+ 2H2O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H2S + 2OH

 

查看答案

阿斯匹林(乙酰水杨酸) 是一种常用的退热、镇痛药物,临床常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阿斯匹林对肠胃有一定的副作用,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不宜服用。则下列对此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阿斯匹林能与NaHCO3反应,最多能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1 mol阿斯匹林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最大的物质的量为3 mol

C.其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D.与阿斯匹林互为同分异构体,该有机物遇FeCl 3溶液显紫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