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 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填写编号)。
A.铁粉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氢钠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同学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在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二氧化硫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填写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E.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请你对不可行的方案进行分析(可以不填满):
方案序号 |
分析 |
误差(偏低或偏高) |
改变措施 |
|
|
|
|
|
|
|
|
|
|
|
|
|
|
|
|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mL与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通过测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不变,你认为乙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
(4)请再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
。
孔雀石主要含Cu2 (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某工厂以孔雀石为主要原料制备CuSO4·5 H2O及纳米材料G,主要步骤如下:
已知该条件下,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Fe3+、Fe2+、Cu2+生成沉淀的pH分别如下:
物质 |
开始沉淀时的pH |
完全沉淀时的pH |
Fe(OH)3 |
2.2 |
3.2 |
Fe(OH)2 |
7.6 |
9.6 |
Cu(OH)2 |
4.7 |
6.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要检验其中的Fe2+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
a.KMnO4 b.NaOH c.H2O2 d.KSCN
(3)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试剂①是一种氧化剂,把Fe2+氧化成Fe3+的目的是 。该工厂选用试剂①最好为下列中的 (填代号)。
a.H2O2 b.空气 c.Cl2 d.KSCN
(4)根据下图有关数据,你认为工业上氧化操作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5)向溶液B中加入试剂②的化学式为 ,操作I的名称是 。
(6)气体E和气体F应该先通人CaCl2溶液中的是 (填化学式)。写出制备G和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7)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可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MnO4-还原为Mn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取A溶液20.00 mL,用去0.0240mol/LKMnO4溶液16.00 mL时,恰好达到滴定终点,则A溶液中Fe2+浓度为 。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2)Z与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写出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
(5)Y、Z、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
(6)如图所示:
取一张用ZN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两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4左右
下图表示反应X(g)+4Y(g)5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若Z是有色气体,只压缩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则气体颜色不变。
B.若升高温度,则X的平衡转化率减小,υ(逆)增大,υ(正)减小
C.若X和Y的平衡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时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D.若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5% ,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4 mol·L-1
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c为阳极,d为阴极
B.装置②可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C.关闭活塞a,从b处加水,可以检查装置③的气密性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