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 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填写编号)。

A.铁粉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氢钠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同学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在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二氧化硫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填写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E.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请你对不可行的方案进行分析(可以不填满):

方案序号

分析

误差(偏低或偏高)

改变措施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mL与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通过测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不变,你认为乙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4)请再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                                                                            

                                                                                                 

 

(1)如图所示。 (2分) (2)①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2分) ②随着反应进行,硫酸被消耗,产物有水生成,所以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会停止(1分) ③AD(1分) (3)①E(1分) 方案序号 分析 误差(偏低或偏高) 改变措施 A 碱石灰除吸收二氧化硫外还能吸收水,测得二氧化硫质量增大 偏低 A产生的气体先经浓硫酸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 B 高锰酸钾溶液中含有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增大 偏低 将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换成溴水或碘水或硝酸溶液 C 二氧化硫在水中以1∶40溶解,收集二氧化硫体积减少 偏高 将水换成四氯化碳、煤油等非极性溶剂 D 亚硫酸钡在空气中烘干及称重过程中部分被氧化生成硫酸钡,产生固体质量增大 偏低 先将二氧化硫用强氧化剂如溴水氧化,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②不能(1分)      虽然甲基橙变色范围:pH为3.1~4.4,氢氧化铜开始沉淀时的pH为5,在指示剂变色范围之外,即中和酸时,铜离子不会消耗OH-,但是甲基橙由红色变成橙色、黄色时,铜离子溶液呈蓝色,对观察指示终点颜色有干扰。(1分) (4)(2分) 方案一:①取反应后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锌;②收集并测定氢气的体积;③通过氢气量计算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方案二:①取反应后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氢氧化铜完全沉淀;②过滤、洗涤、(低温)干燥、称量至恒重;③根据氢氧化铜的量计算出已反应的硫酸的量,进而计算剩余硫酸溶液浓度。 方案三:反应结束后将烧瓶中的铜片取出,洗净、烘干,称其质量即可。 方案四:反应结束后将烧瓶中的铜片取出,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出沉淀,洗净、干燥后称量。(只要合理即得2分) 【解析】(1)S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通过排气法收集SO2时,应该是长进,短出。 (2)浓硫酸具有氢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SO2和水。由于稀硫酸和铜不反应,而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当降低到一定浓度后,反应就停止,所以一定有硫酸剩余。如果有硫酸剩余,则加入铁粉或碳酸氢钠后,一定会产生气体,据此可以验证。由于溶液中有硫酸铜,所以加入氯化钡一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注明是否含有硫酸。银和稀硫酸及硫酸铜都不反应,所以答案是AD。 (3)A中碱石灰除了能吸收SO2外,还能吸收水蒸气,导致测得的SO2质量偏大,测得结果偏低。所以应该再通过碱石灰之前先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B中高锰酸钾溶液中就含有硫酸,从而生成的白色沉淀质量偏大,结果偏低。高锰酸钾不能用硫酸酸化,可以用硝酸酸化。SO2易溶于水,所以测得的SO2偏低,结果偏高。可以用有机溶剂代替水。SO2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是亚硫酸钡,亚硫酸钡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钡,是结果偏低。因此在通入氢氧化钡之前,要首先把SO2氧化生成硫酸,然后再和氢氧化钡反应。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从而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E是正确的。 (4)由于氢氧化钠和硫酸首先反应,而硫酸铜开始是不反应的。由于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会干扰甲基橙的颜色变化,导致滴定不准确。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有原理正确,可操作性强均可以。具体解析见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雀石主要含Cu2 (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某工厂以孔雀石为主要原料制备CuSO4·5 H2O及纳米材料G,主要步骤如下: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已知该条件下,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Fe3+、Fe2+、Cu2+生成沉淀的pH分别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OH)3

2.2

3.2

Fe(OH)2

7.6

9.6

Cu(OH)2

4.7

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要检验其中的Fe2+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a.KMnO4      b.NaOH      c.H2O2      d.KSCN

(3)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试剂①是一种氧化剂,把Fe2+氧化成Fe3+的目的是                                   。该工厂选用试剂①最好为下列中的       (填代号)。

a.H2O2      b.空气       c.Cl2      d.KSCN

(4)根据下图有关数据,你认为工业上氧化操作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5)向溶液B中加入试剂②的化学式为            ,操作I的名称是           

(6)气体E和气体F应该先通人CaCl2溶液中的是           (填化学式)。写出制备G和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可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MnO4还原为Mn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取A溶液20.00 mL,用去0.0240mol/LKMnO4溶液16.00 mL时,恰好达到滴定终点,则A溶液中Fe2+浓度为     

 

查看答案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Z与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写出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5)Y、Z、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6)如图所示: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取一张用ZN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两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2AB3(g)”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4左右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反应X(g)+4Y(g)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5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若Z是有色气体,只压缩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则气体颜色不变。

B.若升高温度,则X的平衡转化率减小,υ(逆)增大,υ(正)减小

C.若X和Y的平衡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时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D.若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5% ,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4 mol·L-1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装置①中,c为阳极,d为阴极

B.装置②可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C.关闭活塞a,从b处加水,可以检查装置③的气密性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