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

(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②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设NaCl足量)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有0.2 mol电子转移

   (3)该小组同学模拟工业上用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右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写“A”、 “D”)        导出。

③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2H2O + O2+4e-=4OH-  (2分)    (2)2Cl- + 2H2O  电解  2OH- + H2↑ + Cl2↑(2分)   ②④(2分)    (3)① 4OH- - 4e- = 2H2O + O2↑(2分) ,  小于(1分) ②D(1分)  ③H2 +2OH- - 2e- = 2H2O(2分) 【解析】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判断及其应用。 (1)K与a连接则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即铁是负极,石墨是正极,因此是铁的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2H2O + O2+4e-=4OH-。 (2)开关K与b连接,则构成电解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石墨和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铁和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氢离子发生,生成氢气,总反应式为2Cl- + 2H2O  电解  2OH- + H2↑ + Cl2↑。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①不正确。A处得到氯气,氯气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②正确。根据总反应式可知,从溶液中放出的是氢气和氯气,所以要恢复原状态,需要通入氯化氢气体,③不正确。B极产生的2.24 L气体是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是0.1mol,根据2H++2e-=H2可知,转移0.2mol电子,④正确。 (3)根据装置图可判断,A和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溶液中的OH-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OH- - 4e- = 2H2O + O2↑。D和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是SO42-,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是K+,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阴离子数目小于阳离子数目。氢离子在阴极D放电,所以氢氧化钾在D极生成。在燃料电池中氢气通入负极,所以电极反应式为H2 +2OH- - 2e- = 2H2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7分)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  C(s)+O2(g) === CO2(g)

    途径II:先制水煤气: C(s) + H2O(g) === CO(g) + H2(g)

            燃烧水煤气:2 CO(g) + O2(g)  === 2CO2(g);    2H2(g)+O2(g) ===2H2O(g)

已知:①C(s)+O2(g)===CO2(g);△H1=-393.5 kJ·mol-1  

②H2(g)+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O2(g)=H2O(g);△H2=-241.8kJ·mol-1

③CO(g)+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O2 (g) =CO2(g);△H3=-283.0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煤)的标准燃烧热是                  

(2)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煤和气态水生成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在制水煤气反应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4)根据两种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

A.途径II制水煤气时增加能耗,故途径II的做法不可取

B.与途径I相比,途径II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与途径I相比,途径II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D.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后,便于通过管道进行运输

 

查看答案

已知反应AsO43+2I+2H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sO33+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 NaOH溶液

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操作Ⅰ过程中,C1为正极

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

C.Ⅰ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43+2H+2e=AsO33+H2O

D.Ⅱ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

 

查看答案

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投入一定量的物质A和B发生可逆反应:2A(g)+nB(g)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mC(g) ,在温度分别为T1、T2,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测得C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n+2<m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n+2<m  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n+2>m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n+2>m  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a + b < c + d

C. Z的体积分数增大                      D. X的转化率下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