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0分)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 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

(10分)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

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D)

 

 

 

 

 

3.写出实验①、②对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                                                          

实验②                                                         

4.实验结论:                                     

 

1.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     2.B A D C 3.Mg+2H2OMg(OH)2+H2↑   2Na+2H2O===2NaOH+H2↑ 4.金属性:钠>镁>铝 【解析】(1)钠、镁、铝均属于第三正确元素,所以实验目的是研究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2)在加热的条件下,镁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镁溶于水显碱性,所以现象对应的是B。钠属于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反应放出氢气,生成氢氧化钠显强碱性,对应现象是A。镁和盐酸反应剧烈,生成氢气,对应D。铝的活泼要弱于镁的和盐酸反应,不如镁和盐酸反应剧烈,对应C。因此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金属性强弱是钠>镁>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7分)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6ec8aac122bd4f6e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5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                         ;

3.开始       min后,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查看答案

(8分)下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_,属于同种物质的有__________。

①O2和O3 ②35Cl和37Cl ③CH3CH3和CH3CH2CH3

④CH3CH2CH(CH3)CH2CH3和CH3CH2CH(CH3)CH(CH3)CH3

⑤氯仿和三氯甲烷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⑦CH3(CH2)2CH3和(CH3)2CHCH3       ⑧CH3CH(CH3)CH3和CH(CH3)3

 

查看答案

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它的阴离子Xn-核外有x个电子,w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A.6ec8aac122bd4f6e               B.6ec8aac122bd4f6e

C.6ec8aac122bd4f6e              D.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 +2OH—2e- = Zn(OH)2(s)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 + H2O(l) +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

 

查看答案

已知aAn+.bB(n+1)+.cCn-.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D          B. 原子序数:b>a>c>d

C. 离子半径:D>C>B>A          D. 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