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25℃时,将体积Va,pH=a的某一元强碱与体积为Vb,pH=b的某二元强酸混合。
(1)若所得溶液的pH=11,且a=13,b=2,则Va︰Vb= 。
(2)若所得溶液的pH=7,且已知Va>Vb,b=0.5a,b值可否等于4 (填“可”或“否”)
(3) 为了更好的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的定义为AG=lg。
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AG= ,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 (要简化)。
(10分)铬是人体必需元素,如含量不足会影响糖类和脂类的代谢,过高则会引起急性中毒。有关含铬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需用氧化剂的是 (填编号)。
(2)工业上处理含Cr2O72-的废水时,一般将剧毒的Cr2O72-转化为Cr3+,以碳为阴极,铁作阳极,电解处理含NaCl、Cr2O72-的酸性废水。写出电极反应和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阳极 阴极
溶液中
(3)反应⑤是可逆反应,在Na2Cr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由黄色逐渐变成橙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以纯铜作阴极,以石墨作阳极,电解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阴极产物均附在电极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迅速撤去电极(设阴极产物没有损耗),若在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4.9g Cu(OH)2 固体,则恰好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浓度,则整个电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总体积为(标准状况):
A.2.24L B. 1.12L C.0.56L D.3.36L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上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H<0,T2>T1
已知2SO2(g)+O2(g) 2SO3(g);△H= -197kJ/mol,同温下,往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2molSO2、1molO2 和1molSO3、1molSO2、0.5molO2,当它们分别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KJ和Q2KJ,则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Q2=1/2Q1=98.5 B.Q2=1/2Q1<98.5 C.Q2<1/2Q1<98.5 D.无法确定
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0 的溶液中:Mg2+、Fe3+ 、NO3- 、SO42-
B.能使pH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O2-、S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
D.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4+、Al3+、NO3-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