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HCl(aq)+NaOH(aq)=NaCl(aq)+H2O(l) △H < 0
B.2CH3OH(l)+3O2(g)=2CO2(g)+4H2O(l) △H < 0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H < 0
D.2H2(g)+O2(g)=2H2O(l) △H < 0
下列描述违背化学原理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B.反应A(g)+3B(g) 2C(g)达平衡后,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增大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Cl2 ↑
利用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或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用弱酸的电离常数比较相同条件下强碱弱酸盐溶液的碱性强弱
B.用物质的熔沸点数据推断物质的晶体类型
C.根据溶液的pH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D.根据焓变数据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
C.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
在常温条件下,将0.05
mol·L的盐酸与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2。用上述 NaOH溶液与某一元弱酸HA 20.0mL反应,恰好中和时消耗NaOH溶液10.0mL,所得溶液PH为10。求:
(1)C( NaOH)。
(2)C(HA)。
(3)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可用“水解度(h)”来表示。对于NaA型盐的水解度(h)表示为:h =(已水解的物质的量÷原来总物质的量)×100﹪。求上述所得NaA溶液的水解度。
(14分)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A |
NaOH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C(HA)=0.2 mol·L-1 |
C(NaOH)=0.2mol·L-1 |
pH=a |
乙 |
C(HA)=c1 mol·L-1 |
C(NaOH)=0.2mol·L-1 |
pH=7 |
丙 |
C(HA)=0.1 mol·L-1 |
C(NaOH)=0.1mol·L-1 |
pH=9 |
丁 |
pH=2 |
pH=12 |
pH=b |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 。
(2)若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则c1 (填“<”、“>”或“=”)0.2 mol·L-1;乙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HA溶液中C(A-)与NaOH溶液中C(Na+)的关系是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其中,C(A-)= mol·L-1(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
(4)丁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C(HA) (填“<”、“>”或“=”)C(NaOH); b 7(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