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2分)某烃A 0.2 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

(12分)某烃A 0.2 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ol,试回答:

(1)烃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取一定量的烃A充分燃烧后,生成B、C各3 mol,则有________g的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烃A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1)C6H12   (2)42 100.8  (3)   (4)、、 【解析】考查有机物燃烧的计算和有机物结构简式的判断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烃的燃烧通式为CnHm+(n+m/4)O2=nCO2+m/2H2O                      1mol              nmol    0.5mmol                      0.2mol            1.2mol   1.2mol 所以n=6,m-12 及A的分子式为C6H12。 (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3molCO2和3molH2O中含有的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6mol和9mol,所以A的质量是3mol×12g/mol+6mol×1g/mol=42g,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9mol÷2=4.5mol,其体积是4.5mol×22.4L/mol=100.8L。 (3)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没有碳碳双键,根据分子式可知A只能是环烷烃。又因为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所以是环己烷,结构简式为。 (4)能使溴水褪色,说明有碳碳双键。与氢气加成生成物是烷烃,子烷烃中碳链两端的一定是甲基,所以该烷烃还含有2个支链,且均为甲基,其中2个甲基可以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也可以连在中间相邻的2个碳原子上,所以相应烯烃的结构可能有3种分别为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NO 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酒精、四氯化碳

C.硝基苯、酒精、四氯化碳           D.硝基苯、酒精、醋酸

 

查看答案

(13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部分元素(从左到右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部分涉及到的元素未给出元素符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小题:

 

 

 

 

 

 

 

 

 

 

 

 

 

 

 

 

 

 

 

 

 

 

 

 

 

 

 

 

 

 

 

 

 

 

 

 

 

 

 

 

 

 

 

 

 

 

 

 

 

 

 

 

 

 

 

 

 

 

 

 

 

 

 

 

    (1)在以上表格中所有元素里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中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            (填元素名称)。

(2)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分成4个区域,分别为s区、p区、d区、ds区,,则属于s区的元素有        种,属于d区的元素有         种。第二周期元素中除Ne外电负性由高到低的三种元素依次是           ,电离能由高到低的三种元素依次是           。

(3)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Mn

Fe

电离能

( 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回答下列问题:

   Mn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  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根据构造原理可知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K、Cr和 Cu。

(2)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于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即s区包括第IA和ⅡA,共2列。p区包括第ⅢA到第 A以及0族,共6列。D区包括第3列到第10列,共8列。ds区包括第11和12列,共2列。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第一电离能也越大,非金属性是Cl>S>P,所以电负性是Cl>S>P。由于P原子的3p轨道属于半充满,属于第一电离能是Cl>P>S。

(3)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锰元素的电子排布,即1s22s22p63s23p63d54s2,Fe2+的电子排布图为1s22s22p63s23p63d6。由于Mn2+的3d轨道属于半充满,比较稳定,所以再失去1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就高。而Fe2+的3d轨道上有6个电子,Fe3+的3d轨道上有5个电子,属于不充满比较稳定,因此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到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查看答案

(12分)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铁铝合金与100mL某浓度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C>0)。试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写出反应过程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OC段                                     

DE段                                             

EF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3)B的值为_________mol,C的值为           mL。

【解析】由题意知,金属与硝酸反应时,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H4NO3,由图又可看出金属与硝酸反应后,硝酸是过量的,故金属的氧化产物为Fe(NO3)3、Al(NO3)3。图中:①O→C:H+OH===H2O;②C→88:R3+3OH===R(OH)3↓(R代表Fe或Al);③88→94:NH+OH===NH3·H2O;④94→104:Al(OH)3+OH===AlO+2H2O。由④知n[Al(OH)3]=0.01 L×4 mol·L1=0.04 mol=n(Al)。由③知,n(NH4NO3)=0.006 L×4 mol·L1=0.024 mol,根据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的原则得:3n(R3)=0.024×8=0.192 mol,则n(R3)=0.064 mol=n(合金),故混合物中n(Fe)=0.024mol。0→88 mL中,用于沉淀金属离子的OH有0.064 mol×3=0.192 mol,故C点:(0.088 L×4 mol·L1-0.192 mol)÷4 mol·L1=0.04 L,即40 mL。据原子守恒可知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094L×4mol/L=0.376mol。其浓度是3.76mol/L。

 

查看答案

(11分)某溶液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物质的量均为1mol。

   阳离子:Na+     Mg2+     Fe3+   Al3+     Fe2+

   阴离子:OH-    CO32-    Cl-     NO3-    SO42-

   ①若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若向原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请推断:

   (1)原溶液中含有阳离子:________;含有阴离子:__________;

   (2)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   _        ;

   (3)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g。

【解析】①说明没有Fe3+。加入盐酸阴离子种类不变,所以溶液中不能含有CO32和OH-。又因为生成无色气体,在所给的离子中只有通过硝酸根的还原才能生成NO,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3-。所以必须有还原性离子,即一定含有亚铁离子。因为物质的量均是1mol,且只有5种离子,所以若镁离子、钠离子和铝离子同时存在,或存在2种,都不能满足溶液呈电中性,所以三者只能含有一种,因此氯离子和SO42-必须同时存在。根据离子的浓度大小可以判断,镁离子存在,铝离子和钠离子不能存在。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铁,灼烧得到氧化镁和氧化铁,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质量是1mol×40g/mol+0.5mol×160g/mol=120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