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A、B、C、D、E、X、Y为中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与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金属单质,B为氢气,X为盐酸,Y为易溶强碱溶液。则A物质的名称是 ;D与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B为水,X为强酸,Y为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则A物质的名称可能是 ;D与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可能为
;
(3)若A、C为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通常状况下,A为气体,C为液体,Y为金属单质。则D溶液显 (填酸或碱)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作答)
将NaOH溶液加入E的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解析】(1)根据图中的转化特点可知,C和强碱反应生成物D还能溶解在强碱中,常见的是铝的化合物的转化,再结合A是金属可知,A是铝和盐酸的÷生成氢气和氯化铝,所以D是氢氧化铝,E是偏铝酸钠。
(2)常见非金属单质能和酸反应生成水的,一般强氧化性酸和C或S反应,生成的CO2或SO2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正盐或酸式盐。
(3)常见的液体单质是溴,A能置换出溴,说明A是氯气。根据转化特点可判断,Y是变价的金属铁。铁离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溶液显酸性。
Mg、Cu合金8.4g完全溶于浓硝酸中,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NO2和2240mLN2O4,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再经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为:
A.15.2 g, B.11.6g C.13.5g, D.16.6 g
【解析】根据反应过程不难判断,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灼烧得到的是氧化镁和氧化铜,因为金属每失去2mol电子,就要结合1mol氧原子。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和N2O4,转移的电子是,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金属结合的氧原子是0.2mol,质量是0.2mol×16g/mol=3.2g,所以最终的固体质量是11.6g。即答案是B。
现有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a g,向其中加入2 mol·L—1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反应。若将a g该混合物在足量H2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
A.1.6 a g B.(a-1.6) g C.(a-3.2) g D.a g
【解析】硫酸和CuO和Fe2O3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铜和硫酸铁以及水,即硫酸中的氢离子和氧化物中的氧原子结合生成了水,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也是0.1mol,其质量是1.6g,所以混合物中金属原子的质量是(a-1.6)g,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下列表达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A.FeSO4 B.Fe(NO3) 2 C.FeCl2 D.Fe(OH) 2
【解析】铁和硫酸铁化合可以生成硫酸亚铁,同样铁和硝酸铁化合可以生成硝酸亚铁,铁和氯化铁化合生成氯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所以答案选D。
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解析】若F是硫酸,则E是SO3,D是SO2,C是单质硫,则A可以是Na2S,B是硫化氢,A正确。当X是强碱时,A、B、C、D、E、F可以分别是NH4NO3、NH3、N2、NO、NO2、HNO3,B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而C又是单质,所以反应一定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选D。
取四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9%的硝酸、98.3%的硫酸、新制氯水、浓氨水,四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
A.白、红、白、蓝 B.白、黑、白、蓝
C.白、白、白、蓝 D.红、黑、红、蓝
【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试纸氧化而褪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试纸炭化。新制氯水具有漂泊性,试纸褪色,氨水溶液显碱性,使石蕊试纸显蓝色。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