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为1~36号元素。A元素...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为1~36号元素。A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带为ns2np2,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D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2对成对电子。

(1)当n=2时,AB2属于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中有____个σ键,____个π键。

(2)当n=3时,A与B形成的晶体属于_____晶体。

(3)若A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A、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已知某红紫色配合物的组成为CoCl3·5NH3·H2O。该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钴离子在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作为配位体之一的N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

(5)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右图所示。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非极性(2分)2(2分)2(2分)(2)原子(1分)(3)P>S>Si(2分) (4)Co3+  1s22s22p63s23p63d6(2分)三角锥型(2分)(5)1∶2(2分)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永无止境。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向沉淀池中要通入CO2和氨气,应先通入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母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物质x是__________,从沉淀池中提取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

(5)写出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这样制得的产品碳酸钠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为检验该杂质的存在,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3分)

(1)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用n(H2)表示]对N2(g)+3H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表示成如下图所示的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

②若容器容积为1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在起始时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③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

(2)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NH3+5O2说明: 6ec8aac122bd4f6e4NO+6H2O

         4NH3+3O2说明: 6ec8aac122bd4f6e2N2+6H2O

温度较低时以生成__________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现以H2与O2、熔融盐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装置进行电解。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写出石墨Ⅰ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在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6分)

如下图的转化关系中,已知A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酸式盐。D、Y、H为气体,X为无色液体,G和K均是常见的强酸。H与Na2O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盐与Ba2+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G的白色沉淀,一个D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H+X→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C→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写出D与K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1molH(g)完全转化为I(g)时放热98.3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某条件下,当加入4 mol H和2 mol Y后,放出314.56 kJ的热时,此时H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6)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D(g)+bY(g)说明: 6ec8aac122bd4f6ecE(g)+dX(g)。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D和5 mol Y,有催化剂存在下,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增加了1/18。则前2 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1·min-1,平衡时D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查看答案

(14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实验选用铜片、98.3%的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片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回答下列问题。

(1)Cu与浓H2SO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D、E两容器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容器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随着反应的进行,A容器下有白色沉淀生成,你认为该沉淀物是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A容器中的浓H2SO4和铜片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容器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排除各装置中的SO2,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25℃时,CaSO4在水中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向100 mL该条件下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 mL 0.01 mol/L的Na2SO4溶液,针对此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溶液中析出CaSO4固体沉淀,最终溶液中c(SO42)较原来大

B.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c(Ca2+)、c(SO42)都变小

C.溶液中析出CaSO4固体沉淀,溶液中c(Ca2+)、c(SO42)都变小

D.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c(SO42)较原来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