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 -6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可以减少PM2.5污染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
|
|
|||||||||||||||
|
|
|
|
A |
B |
C |
|
|
|||||||||
|
|
|
D |
E |
|
|
|
||||||||||
|
N |
|
M |
|
Q |
|
|
|
|
|
|
|
|
|
|
|
|
⑴A、B、C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Q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
⑵写出BC2+的电子式 ,1mol BC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 。
⑶化合物甲由B、D两元素组成,已知甲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硬度大,耐磨损,晶胞如图1所示甲的晶体中B、D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
⑷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在巨磁电阻效应(CMR效应)研究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2的化合物具有CMR效应,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 CH3OH (g) △H 1 (反应Ⅰ)
该反应的原料CO和H2本身都可作为燃料提供动力,已知这两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O2(g)=CO2(g) △H 2=-283 kJ·mol-1 (反应Ⅱ)
H2(g)+O2(g)=H2O(g) △H3=-242 kJ·mol-1 (反应Ⅲ)
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
C-C |
C-H |
H-H |
C-O |
C |
H-O |
键能/kJ·mol-1 |
348 |
413 |
436 |
358 |
1072 |
46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Ⅰ的焓变△H1= 。
⑵CH3OH (g)燃烧生成C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g)+O2(g)=CO2(g)+2H2O(g)
△H4
该反应的焓变△H4= 。
与CO和H2相比,甲醇作为汽车动力燃料的优点是
。
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3点)。
既能提高产率,又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⑷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CH3OH(l)+O2(g)=CO2(g)+2H2O(l)。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在上图的横线上标出a、b、c、d四个出入口通入或排出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Ag与浓HNO3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⑴测定硝酸的物质的量
反应结束后,从如图B装置中所得100 mL溶液中取出25.00 mL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则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⑵测定NO的体积
①从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装置进行Ag与浓硝酸反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用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各导管口编号)。
③在测定NO的体积时,若量筒中水的液面比集气瓶的液面要低,此时应将量筒的位置______(选填“下降”或“升高”),以保证量筒中的液面与集气瓶中的液面持平。
⑶气体成分分析
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________(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铁粉是粉末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绿矾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⑴干燥过程主要是为了脱去游离水和结晶水,过程中会有少量FeCO3·nH2O被空气氧化为FeOOH,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⑵取干燥后的FeCO3样品12.49 g焙烧至600℃,质量变为8.00 g,继续加热最终得到Fe 6.16 g,则600℃产物的可能组成为 ,计算FeCO3样品中FeCO3与FeOOH的质量。
⑶若将28.12 g还原铁粉(含少量FexC)在氧气流中加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CO2 224 mL;将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硫酸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H2 10.752 L,计算FexC的化学式。(假设还原铁粉仅含两种物质)
下图所示转化关系中,B、C、F都是单质,其中C是紫红色固体,F是银白色固体,B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合物G是常用的耐火材料,D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①~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G与D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生成等物质的量的B时,反应①和③消耗的A、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⑸用C、F作两电极,并用导线相连:
①两电极同时插入稀H2SO4中,F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电极同时插入浓HNO3中,F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