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0分)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

(10分)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 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 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0.6 mol X气体和0.6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X(g)+Y(g)===nZ(g)+2W(g), 2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得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则前2 min内,用X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2 min末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中,Z的化学计量数n=________。

 (4)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A(s)+2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A的质量不再改变

D.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1)反应产生气泡快慢;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2)分液漏斗 收集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关闭A上的玻璃旋塞,将针筒的活塞拉出(或推进)一段后松开,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3)v(X)=v(W)=0.05 mol·L-1·min-1; 0.25 mol/L;4 (4)A 【解析】(1)催化剂的不同会引起反应速率的不同,所以根据反应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定性分析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为了是实验具有可比性,应该使溶液中的阴离子也相同,这样才能排出阴离子不同可能组成的干扰。 (2)从外观分析A是分液漏斗,收集相同的体积,因此需要测量所用时间的长短。由于装置的右侧是带有活塞的针筒,所以检验其气密性时不能利用传统的方法检验,正确的方法是关闭A上的玻璃旋塞,将针筒的活塞拉出(或推进)一段后松开,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 (3)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因此生成Z的物质的量是0.1 mol/(L·min)×2L×2min=0.4mol,同时生成W是0.2mol,因为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等于4.。因为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和相应的化学计量数是成正比的,所以速率之比应该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用X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也是0.05 mol/(L·min)。生成0.2molW,就必然消耗0.1molY,则剩余Y是0.5mol,所以2 min末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 (4)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所以在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是不变的,A不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容积不变,但混合气的质量是变化的,所以当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时,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选项C正确。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不变,但质量是变化的,因此当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可以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32 g铜与15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求

(1) NO、NO2的体积各为多少?

(2) 此硝酸的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

(14分)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A与X均可形成10个电子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化合物Y2X2的电子式为       ;它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

(3) 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的单质与X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探究】

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

(1) B中可以装下列________试剂(填编号)。

A.NaCl溶液  B.KMnO4溶液   C.盐酸

D.澄清石灰水  E.NaHCO3 溶液  F.碘水

(2) 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

(4) 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写出SO2与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4

 

 

 

 

 

 

(1) 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 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④、⑤、⑥、⑦、⑨六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 ③元素与⑩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写出②的氢化物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写出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⑦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氮的氧化物踉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3NO2+2NaOH=2NaNO3+NO↑+H2O;  NO2+NO+2NaOH=2NaNO2+H2O; 

现有m mol NO2和n 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要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现有浓度为a mol/L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 6ec8aac122bd4f6e L      B. 6ec8aac122bd4f6e L      C. 6ec8aac122bd4f6e L      D. 6ec8aac122bd4f6e 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