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年沙尘发生次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年沙尘发生次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光照

2.图中沙尘高发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3.针对M地严重的荒漠化现象,采取的有效对策和措施应是(   )

A.推广节水农业 B.退耕还林

C.封沙育草 D.农作物休闲轮作

 

1.A 2.B 3.C 【解析】 1. 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沙尘发生次数大致由东向西增加,主要是因为由东向西距海洋逐渐变远,降水减少,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沙源物质增多,同时逐渐靠近冬季风源地,大风天数增加,因此沙尘次数增多。故选A。 2. 读图分析,图中沙尘高发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以草原为主,农业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不适合开垦为耕地,主要是因为过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故选B。 3. 结合上题分析,M地气候干旱,由于过度放牧造成了严重的荒漠化,适宜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封沙育草,C正确;该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适合发展耕作业,A、D错误;·森林需水量大,林木在该区域无法正常生长,退耕还林会加重该区域的土地荒漠化,B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基于S市约1000万手机用户在某一工作日的基站尺度的手机定位数据,通过识别用户停留位置和停留活动,分析用户的停留点和停留活动的分布差异,可以研究群体活动的时空分布模式,探讨人群活动模式的多样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   )

A.工作活动、社会活动、家庭活动 B.社会活动、工作活动、家庭活动

C.家庭活动、工作活动、社会活动 D.工作活动、家庭活动、社会活动

2.研究揭示城市空间中群体活动的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有助于(   )

①优化城市交通规划②合理城市规划③促进娱乐活动④促进通讯工程⑤研究城市居民活动规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

    根据新型城市化内涵将城市化细分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其中土地城市化是以城市建成区面积为载体,人口城市化是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表征。下图为我国湖北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年后湖北省因土地、人口城市化的影响可能出现(   )

A.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B.市民通勤成本下降

C.城乡均衡发展缩小 D.“城中村”现象加剧

2.为了避免湖北省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协调发展,该省应该(   )

A.调控城市规模 B.加速经济增长

C.控制人口流动 D.发展第三产业

 

查看答案

    某科考队调查热带雨林生态环境,调查发现该地热带雨林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澳大利亚东北部 B.非洲赤道东部

C.亚洲东南部 D.美国南部

2.图中雨林分布格局反映出该地区(   )

A.全年热量充足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太阳光照强度大

 

查看答案

    苏干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西段的封闭内陆盆地中。下图为苏干湖位置示意(图中颜色越深表示湖水越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苏干湖流域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湖底地形北陡南缓 B.植被稀疏,生态脆弱

C.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 D.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

2.近年来苏干湖湖水盐度呈降低趋势的原因主要是(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减少

C.下渗量减少 D.径流量增加

3.为研究苏干湖流域千百年来自然环境演替,科学工作者采取的研究方法较科学的是(   )

A.钻孔取样分析 B.湖水取样分析

C.植被分布调查 D.河流水文调查

 

查看答案

    下图为黄河某河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沙坝的形成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2.依据图示显示的河流地貌判断,该地区聚落应(   )

A.远离河道,避免河流改道 B.临近河道,方便灌溉

C.选择高处,减少洪水威胁 D.位于凸岸,便于航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