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伦敦城市化进程依次经历了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阶段。集中...

    伦敦城市化进程依次经历了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阶段。集中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再城市化指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中1、2、3分别表示中心城区、城区外围(近郊)、农村,箭头表示人口流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伦敦的城市化进程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2.近些年,我国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迫“逃离北上广”,转而选择到离家乡更近的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生态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1.C 2.B 【解析】 1. 读图可知,④过程表现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为集中城市化;②过程表现为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向郊区发展,为郊区城市化;③过程表现为城市的人口向郊区迁移,为逆城市化;①过程表现为人口再次向城市中心迁移,为再城市化。故选C。 2. 我国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迫“逃离北上广”,主要不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好,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如二三线城市,ACD错误。主要是因为“北上广”房价太高,经济压力太大,转而选择到离家乡更近的、房价较低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B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

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

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查看答案

    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

2.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查看答案

    聚落的名称可以体现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名称中带“垸”的聚落是指在沿江、湖边地区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防水构筑物或堤坝为主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份以“垸”为名的聚落分布较多的是(   )

A.山东、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西、陕西 D.云南、广西

2.近些年来,名称中带“垸”的聚落数目在减少,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农民工外出打工,聚落自然解散 B.城镇化建设需要,土地功能改变

C.低地泥沙淤积,迫使居民迁移 D.堤坝拆除,平垸行洪

 

查看答案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下图为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判断可知

A.流动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 B.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

C.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 D.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

2.对流动人口返迁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A.乡土家庭观念 B.城市环境质量

C.产业结构调整 D.城市人口政策

 

查看答案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 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

A.户籍制度 B.城市化速度

C.产业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

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 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