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距今20-200万年前的成湖初期,气候温和多雨,青海湖是黄河水系中的一大淡水湖泊。至13万年前,在新构造运动下,湖泊东部的日月山等山脉迅速上升隆起,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的内陆湖,并形成孕海、耳海等多个子湖(原为湖泊的一部分,后分离出来独立成湖,部分还有地下水与母湖相通)。近年青海面积不断增大,2018年创近44年来最大值。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有着 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内陆湖泊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下图为青海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日月山的隆起改变了区域的水系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青海湖的影响。

(2)从青海湖分离后的耳海湖水由咸转淡,分析其演变过程。

(3)从水循环角度,闸述内陆湖泊面积变化的原理。

(4)根据近年湖泊面积的变化,推测青海湖流域气候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1)日月山的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从此青海湖脱离黄河水系,成为内陆湖;日月山的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气候变干,推动湖泊有淡水向咸水演化。 (2)耳海从青海湖分离后位于青海湖一条支流的上游,湖底地势及水位高于青海湖;有地下水与青海湖相通,咸水不断排入青海湖;上游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释;咸水逐渐被置换为淡水。 (3)内陆湖泊水量的收入来自径流和降水,通过蒸发支出;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等于蒸发量,湖泊面积稳定;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泊面积增大;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泊面积缩小。 (4)气候变温暖。湖泊面积增大,说明青海湖的降水量和径流补给增加;降水增加说明气候变湿;冰川融水加剧,河流径流增加,说明气候变暖。 【解析】 本题以青海湖所在区域为背景材料,通过其自然环境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地壳运动、河湖演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以青海湖演化过程中,地壳、地形、水文、气候等要素共同发生变化为核心,充分体现自然要素具有统一演化过程和地理事物具备时空变化特征。本题地理特色明显,对地理事物动态变化过程描述透彻,强调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 (1)青海湖现为我国最大的湖泊,为内流湖、咸水湖;但分析材料可知,地质时期青海湖为外流胡、淡水湖。题干显示,日月山的隆起改变了区域的水系和气候特征。从水系特征看,“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的内陆湖”:日月山的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从此青海湖脱离黄河水系,湖泊只有河水汇入而没有流出,成为内流湖。从气候看,距今20-200万年前的成湖初期,气候温和多雨,但现在气候干旱:日月山的隆起,阻挡东南湿润气流,导致气候变干,推动湖泊有淡水向咸水演化。 (2)咸水湖与淡水湖的本质区别在于湖水的排泄,淡水湖有湖水的流出,而咸水湖无湖水流出,湖水的排泄方式为蒸发。分析图文材料可知:耳海从青海湖分离后位于青海湖一条支流的上游,湖底地势及水位高于青海湖;有地下水与青海湖相通,咸水不断排入青海湖;上游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释;咸水逐渐被置换为淡水。 (3)分析材料可知,近年来内陆湖面积不断增大,但从长远来看,面积应缩小。内陆湖泊水量的收入来自径流和降水,通过蒸发支出;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等于蒸发量,湖泊面积稳定;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泊面积增大;当径流量和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泊面积缩小。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量增大,对湖水的补给量增大, 湖泊面积增加;但从长远来看,消融的冰川不断减少,而且随气温的升高,蒸发加剧,湖水的收入小于支出,湖泊面积变小。 (4)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分析材料可知近年来湖泊面积增大,冰川融水是青海湖主要补给水源,此外青海湖还会受到大气将水等补给,湖泊面积增大,说明青海湖的降水量和径流补给增加;降水增加说明气候变湿;冰川融水加剧,河流径流增加,说明气候变暖。故当地气候变温暖、湿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R&D是指“研究与开发”。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R&D起着关键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竞争的性质,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生产要素和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一带一路”政策下,我国新建海外R&D机构数量快速扩张。华为作为我国跨国企业的代表,目前华为在海外建立了14个研究学院、36个研发中心、45个培训中心、37个技术支持中心, 其海外R&D机构发展之路不仅是自身的成功,也给我国的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以下图表分别示意1999年至2016年华为海外R&D中心的国家分布比例和部分海外R&D中心的建立情况。

(1)简述影响我国企业投资建设海外R&D机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说明华为海外R&D机构的空间布局特点,并分析原因。

(3)总结华为海外R&D机构的发展战略在时间上的演化过程。

(4)简述华为海外R&D机构的设立为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中走向全球化带来的经验启示。

 

查看答案

    阿拉伯海位于困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2.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来自

①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②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

③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入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阿拉伯海通过断面甲得到海洋淡水输入最少的时期,该海域

A.盛行东北信风 B.盛行东北季风 C.盛行西南季风 D.季风正在转换

 

查看答案

    我国K冰川沿山谷分布。某科考队在2003年7月1日至9月13日对该冰川末端进行考察,发现:该时段山谷风显著,主要风频为西北风和南风(下图);以夜雨为主,日降水量与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时段,K冰川末端谷风最强通常出现在

A.2时前后 B.8时前后

C.13时前后 D.15时前后

2.K冰川

A.西北高,东南低 B.西南高,东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3.该时段,K冰川末端7月10日降水量最大。该日

A.冰川消融量较少 B.西北风风速较大

C.太阳辐射量较弱 D.气温日较差较小

 

查看答案

    高等教育一直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下图是某跨国企业发布的部分欧洲国家2018年一年幅度和2014-2018年五年幅度的高等教育院校入学人数增长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高等教育院校入学人数增长情况表明(  )

A.欧洲国家入学人数稳定增长 B.丹麦入学人数增加数量最多

C.增长人数与经济水平相关 D.瑞典人口自然增长是负增长

2.澳大利亚的入学人数5年增幅很大,这使澳大利亚(  )

A.人均消费急剧增加 B.公寓住房租赁红火

C.老龄化问题得以解决 D.市场劳动力供给过剩

 

查看答案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人地和谐、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质量提升型城镇化。下图为城镇化发展的四阶段性规律,图中阶段I和阶段II的工业化水平数字是指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镇化发展到第III阶段,对应的工业化水平最可能是

A.小于30% B.60% -80% C.70%~30% D.大于80%

2.城镇化发展到第Ⅳ阶段,城市应着力发展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机械制造业 C.农产品加工业 D.智能制造业

3.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是

①统一规划一步到位    ②创新机制城乡融合

③辐射带动协同发展    ④积极建设特色小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