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

    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2.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省际经济差异变小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省际经济差异变大④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A 2.B 【解析】 该题考查我国的经济带。 1.由图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省际流动占40%,以省际流动为主;西部地区县内流动占45%,以县内流动为主;中部地区县内流动占60%,以县内流动为主;全国平均县内流动点45%最大,以县内流动为主。选A正确。 2.图示2000-2010年十年间,东部地区县内和省内县际间人口流动下降,说明县内经济差异变小;省际间人口流动比例上升,说明省际间经济差异变大。选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住宅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 B.商业及公共服务区、住宅区、工业区

C.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

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查看答案

    城市扩散度(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向周边传递资本、知识、技术、制度、观念和信息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城市对周边地区影响越强烈。读大连市核心区2000~2009年扩散度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

1.大连市核心区扩散度升高带来的影响有(   )

A.拉大城市核心区与郊区的差距 B.人口空间布局趋向市中心

C.带动郊区经济发展 D.逆城市化进程延缓

2.图示期间大连市核心区扩散度出现两个升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②大型交通设施建设完工 ③政府政策干预 ④郊区农业发展加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采油-炼油-石油化工”的工业链,它们之间形成的联系是(   )

A.信息联系 B.商贸联系

C.科技联系 D.生产协作联系

 

查看答案

下图为四国2010年和2050年(预测)每100劳动人口(15岁-65岁)的家属(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数量统计图。完成小题。

1.2010年尼日利亚每100劳动人口的家属数量最多,主要由于(    )

A.出生率高 B.死亡率低

C.迁入率高 D.迁出率高

2.中国劳动人口家属数量增加明显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人口迁移量增大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城市化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1000~2600m)气候温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时间短,导致茶树芽叶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而茶氨酸及可溶性氨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提高,且芽叶柔软,叶肉厚,果胶质含量高,因此“高山出好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茶园分布。

(1)指出甲、乙、丙、丁四地茶叶品质最好的地点,并说明其依据。

(2)图中区域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是我国的高湿区,全年多雾。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当地茶园多为野生茶园。近年来,当地茶农利用适宜的气候、地形条件大力开辟“人工茶园”,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说明大力开辟“人工茶园”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