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地点气候类型及降水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地点气候类型及降水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中海气候  夏少冬多 B.乙——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多雨

C.丙——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少冬多 D.丁——温带季风气候  夏多冬少

2.关于甲丙两地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小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甲>丙  甲日照长 B.甲气温日较差甲>丙   甲阴雨天多

C.气温年较差丙>甲   丙海拔高 D.气温日较差丙>甲  丙大陆性强

 

1.B 2.D 【解析】 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50°N附近大陆西岸,应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具有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不是地中海气候,A错误。读图可知,乙地位于40°N~60°N之间大陆西岸,乙应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因受山地抬升西风的作用,具有全年多雨的气候特征,B正确。图中显示,丙地深居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稍多,冬季受冷干气流影响,降水较少,C错误。图示区域为北美洲,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季风环流较弱,丁地虽然位于温带大陆东岸,但没有形成温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B。 2.甲地和丙地纬度相似,甲地临近海洋,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性较强,而丙地深居内陆,大陆性较强,因此气温年较差甲地小于丙地,A错误。甲地临近海洋,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较强,而丙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较弱,因此气温日较差甲地小于丙地,B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气温年较差丙>甲,其主要原因是大陆性的强弱,不是海拔高度,且图中显示,甲地和丙地的海拔相似,都较低,C错误。甲地临近海洋,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性较强,而丙地深居内陆,大陆性较强,因此气温日较差丙地大于甲地,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资源“农转非”现象是指农业用水占比下降,非农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占比则不断提高的现象。下图为我国2003-2015年水资源农转非的空间分布。

完成下列小题。

1.与海南省相比,广东省水资源农转非程度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淡水资源更丰富 B.农业生产更落后

C.产业结构层次更高 D.地表形态更加平坦

2.我国水资源农转非现象的程度提高会导致农业(    )

A.生产规模扩大 B.用水效率提高

C.用水成本下降 D.用水难度下降

 

查看答案

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中四地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可能是(    )

A.甲地沙尘飞扬 B.乙地晴空万里

C.丙地阴雨连绵 D.丁地风雪交加

2.图中丁地在M天气系统过境前后风向与风力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风向由东北变为西北,风力变小 B.风向由西北变为东南,风力变小

C.风向由东北变为西北,风力变大 D.风向由西北变为东南,风力变大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海陆分布图,虚线为板块交界处。完成下列小题。

1.①地降水多于②地的月份及经过甲海峡的水流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

A.1月  自西南向东北 B.7月  自西南向东北

C.1月  自东北向西南 D.7月  自东北向西南

2.下图能正确表示乙地貌成因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古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完成下列小题 。

1.推测下列时段最可能出现白露为霜现象的是(    )

A.夜晚 B.上午

C.下午 D.傍晚

2.影响秋分后,一夜凉一夜的因素主要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特征       

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这是在广西野外考察拍下的照片,所谓“鬼斧神工筑溶洞,钟乳倒立显奇功。石笋石柱齐捧场,万千姿态尽其中。”

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岩石与图中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

A.板岩 B.页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2.关于洞内钟乳石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浅海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地壳抬升—流水沉积—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D.浅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