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居延海是一个奇特的游移湖,它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位置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时大时小...

居延海是一个奇特的游移湖,它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位置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时大时小,后来因为湖面缩小而分裂成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两个湖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居延海位置游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地壳运动 B.河流改道 C.风力作用 D.生态恶化

2.两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B 2.B 【解析】 1.读图可知,注入居延海的河流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季节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河流下游极易改道,影响湖水补给,造成居然海位置游移。地壳运动变化速度较慢,风力作用、生态恶化不会导致居延海位置游移。故选B。 2.注入居然海的河流是发源于祁连山,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补给量大,故两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 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达120 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纯天然条件下,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最可能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图示区域

A.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B.①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m

C.③地可开发一个瀑布观景设施 D.③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3.此时图示地区

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携带泥沙量较少 D.三叶草种植区需注意排水

 

查看答案

流水的侧向侵蚀导致河岸逐渐崩塌和后退,尤其是在平原地区,这种作用的影响极为显著。下图示意某平原地区河流的自然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水流经弯曲河道时,凹岸的侧向侵蚀作用更加强烈,主要原因是凹岸一侧的

A.水量大,流速快 B.岩土层相对松软

C.地转偏向力较大 D.河床的坡度较小

2.根据以上原理,平原地区河道的自然演化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3.图示湖泊的利用方式,科学性较低的是

A.利用河湖落差发电 B.发展水产养殖业

C.建立湿地型保护区 D.留作河流分洪区

 

查看答案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并于北京时间2015年12月22日13:20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甲到乙的地质统计图(右上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层的深度,则可以判断出沿该剖面线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谷 D.向斜山

2.下列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的发展提供的参考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

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

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

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

 

查看答案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表示夜晚山风 B.②表示白天谷风

C.③表示夜晚谷风 D.④表示白天山风

2.图示气流可解释“霜打洼地”成因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m。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圣彼得堡要塞,此后克服重重障碍,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位置如下图所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据此完成30—32题。

1.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A. 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    B. 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

C. 气候适宜,适于长期屯兵驻扎    D. 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

2.除泥潭广布外,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有

A. 土层冻融    B. 地形复杂    C. 风大浪高    D. 丛林繁茂

3.18世纪末图示水渠开凿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城市内涝    B. 减轻水运压力    C. 营造旅游景观    D. 便于城区用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